607 日不落的余晖
章节报错
“那个嗜酒的英国佬是在向我们发出战争挑衅,至少从他的这篇演讲里,我只能感受到这样一种情绪,”等莫洛托夫同志介绍完情报的内容,斯大林同志那边似乎也测完了血压,揣着白大褂的医生收拾东西走人,而斯大林同志则从椅子上站起身,一边朝沙发这边走过来,一边说道。
说着话,他走到维克托对面的那张空沙发前,弯腰坐下来的同时,加重语气,说道:“英国人一直对我们抱有敌意,在这里我们必须认清一点,那就是他们所针对的,并不是我们的共产主义制度以及苏维埃政权模式,他们所针对的,是俄罗斯,是构成联盟的主体民族。我的意思是说,即便没有我们十月革命的成功,现在的俄罗斯依旧处在沙皇的统治之下,英国人依旧会对我们心怀敌意,因为联盟的存在,甚至是俄罗斯的存在,就是英国人独占欧洲霸权的最大障碍。
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摸着口袋,掏出一包烟丝,一边朝着朝着烟斗里塞烟丝,一边瞟了一眼旁边的众人,最后说了一句:“现在,通过这样一份演讲,那些英国人已经将对我们的敌意彰显无遗,对此,我认为我们必须做出迅速且有力的反击,以表明我们的态度。维亚切斯拉夫同志,先谈谈你的看法。”
斯大林同志最先点了莫洛托夫同志的名,这也是应有之意,毕竟对方是外交人民委员会的外交人民委员,属于外事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对于这种重大的突发性时间,他是必须率先做出表态的。
他这一番话,将众人的注意力都引到了莫洛托夫同志的身上,维克托同样如此,他也想听听莫洛托夫同志对此事的看法。
“塞萨洛尼基的战斗已经持续了四天,到目前为止,马科斯·瓦菲阿迪斯所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莫洛托夫同志想了想,说道。
不过,他没有直接谈丘吉尔演讲的问题,而是说起了希腊内战的情况。
如今,希共方面负责全权指挥人民解放军作战的,就是马科斯·瓦菲阿迪斯,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里,希腊人民解放军进展神速,尽管希腊国王的军队获得了来自英国人的支持,甚至已经有大量的英国军队直接参战了,但希腊人民解放军依旧在战场上获得了主动。就维克托此前获得的消息,如今,除了雅典等大城市还控制在国王以及英国人手中之外,希腊超过百分之八十的领土,已经处在了希共的直接控制之下。
至于莫洛托夫所说的“塞萨洛尼基的战斗”,则是指的近期希共与英国人之间直接进行的一场城市巷战,这场战役就爆发在塞萨洛尼基。
作为希腊的第二大城市,塞萨洛尼基所进行的这场战斗,是希共所领导的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发动的旨在夺取大型城市的围城战。在经过了四天的持续巷战之后,这座城市中已经确定的被围困的英军人数,就多达三千余,为了避免如此庞大的英军部队被希腊人民解放军俘获,英国人已经将海、空部队都用上了。
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希腊人民解放军在这场战斗中所蒙受的损失是巨大的,不过摆在他们眼前的诱饵,同样也是充满了诱惑的,如果被围困在城市中心的三千英军能够被俘获,那么希共很有希望可以凭借这个筹码,迫使英国人退出对希腊局势的干涉,只要没有了英国人的支持,反动的国王政权恐怕连一天都维系不下去。
所以,尽管蒙受着巨大的损失,但希腊人民解放军对塞萨洛尼基的围攻却始终没有放弃的打算,目前,希共正从希腊各地向北方调拨军队,源源不断的增援塞萨洛尼基的战局。
“英国人承受不起塞萨洛尼基失败的代价,如果被困城市中的三千名英军成为俘虏,那将会导致现任的英国内阁倒台,”莫洛托夫同志接着说道,“同时,他们也不能选择在这个时候退出希腊的纷争,否则的话,工党将被视为软弱的国家治理者,在经过了一场世界大战的洗礼之后,如今英国人的神经非常脆弱,软弱的政党是得不到公众认可的。”
“所以说,现在英国人在希腊的问题上,处在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上,”看了一样身边的几个人,莫洛托夫同志说道,“当然,在最近一段时期内,令英国现任内阁感觉艰难的,还不仅仅是一个希腊的问题,还有中东的问题,比如说沙特阿拉伯的问题。”
沙特阿拉伯如今已经投入了美国人的怀抱,这是在二战进行过程中,英美之间便已经敲定了的事情,英国人当然知道美国佬在沙特阿拉伯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石油,但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他们需要来自美国人的援助,所以,迫不得已在沙特的问题上做出了让步。
现在,战争已经过去了,在战争期间被掩埋或是隐藏起来的问题,也开始迅速凸显出来,尽管沙特的事情与工党无关,但他们却必须被迫面临一个局面,那就是在中东的一系列问题上,艾德礼政府不能继续做出让步了,否则的话,后果同样很严重。
“还有南亚的问题,现在,印度人显然不打算原谅英国人在三年前所犯下的罪行,他们执意要脱离英国的统治,”莫洛托夫同志说道,“最重要的是,三年前那场恐怖的灾难,又有再次来袭的趋势,因为一系列自然灾害的缘故,再加上英国人粗暴的政策,或许这场灾难已经无法避免了。”
南亚的印度,如今的确也是英国需要面临的大麻烦之一,印度一直以来都是英国的殖民地,东印度公司就是由此得名,而且在漫长的殖民岁月中,印度人显然已经被英国成功的奴化了,但是在整场二战中,已经很温顺的印度人,还是被他的英国主子坑急眼了。
在一九四二年的时候,随着日军进攻中南半岛,大批的难民涌入印度,再加上英国持续从印度掠夺物资,以补偿自己在欧洲战场遭遇的损失,印度出现了全国范围内的粮荒。当时的英国殖民者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在印度搞起了粮食配给制,而且,他们所实行的粮食配给制,要比苏联的战时政策残酷的多,其明确规定,在粮食分配的过程中,所谓的上层阶级、中层阶级、政府人员、军人优先配给,至于普通的印度人,死不死的没人管。
类似这样的配给制度,后来发展到了各种物资领域,甚至还包括了药品。就这样,灾难席卷了整个印度次大陆,从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四年,长达两年的时间里,数以百万计的印度人病饿而死,其惨状可比后世英美所宣传的乌克兰大饥荒要难看的多。而甘地所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动起来的。
另外,作为二战期间英国的首相,丘吉尔对印度人也极度的不尊重,他甚至公开嘲笑被印度人称为“圣雄”的甘地,说人家是个“半裸的骗子”,还建议身为印度总督的维韦尔骑着大象,去把甘地给踩死。
就这样,印度国内的独立运动也兴盛了起来,除了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之外,还有一系列暴力抗争运动,弄的英国人焦头烂额。
总之,英国人现在的日子非常不好过,如果艾德礼早知道战后英国所面临的局面会如此残酷,估计他会直接退出首相大选的。
分析了一番英国在全世界方面内所面临的麻烦,莫洛托夫同志才终于谈到正题,他说道:“我认为,面临当前这种复杂的局面,在英国国内,工党与保守党之间,很可能已经形成了某种政治默契,他们需要扭转当前这种被动的局面,至少,是需要转移矛盾的焦点。也就是说,丘吉尔在美国发表的这篇演讲,不仅仅是说给美国人听的,同样也是说的英国人听的,他们需要将联盟塑造为另一个德国法西斯,并以此转移国内民众的视线,转嫁矛盾。”
维克托听的暗暗点头,没错,莫洛托夫同志在这一点上分析的非常到位,丘吉尔到美国发表的这一通演说,的确是既有给美国人拱火的意思,又有给英国国内矛盾灭火的用意,确实是一举两得。
后世的时候,类似这样的手段在西方国家很常见,就像美国,在维克托重生之前的那段岁月里,每当美国总统大选的时候,不管是民主党候选人,还是共和党候选人,都会将中国问题拿出来大说特说,恨不得将中国描述为重生世间的撒旦,而且他们一旦在总统大选中获胜,就会朝着中国头上丢核弹。可等到选举真正结束了,获胜的那一个依旧会选择与中国合作,毕竟选举是选举,施政是施政,两者虽有关联,却也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