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惩处
章节报错
“一个统一的河北,对朝廷的威胁太大了,皇上绝不会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那就打。”
吴闯沉声说道:“就算朝廷联合陈庆祝和高善才,其总兵力最多也就十五万人左右,实力还是弱于我们。”
李从善说道:“我怕的就是这个,局势一旦朝着那个方向发展,我们和朝廷之间,必有一战。”
吴闯听出来李从善话中的意思:“你到底在顾虑什么?”
“我顾虑的是整个天下,我不想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利,最后祸害了天下的百姓,那样,我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李从善说道:“我说这些话,你或许会觉得,我这是在装清高,但是我可以明明白白的告诉你,这都是我的心里话。”
“你指的是胡族,不,辽朝?”
“正是如此。”
李从善沉声说道:“胡族统一,建立辽朝,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粮草充足,带甲之士超过五十万,实力已经极为强大,他们若是现在就发动进攻,那样我倒也不担心什么了,朝廷虽然衰落,但就目前的实力而言,和辽朝至少还有一战之力,怕就怕胡人头脑清醒,忍得住,等到我们内部生乱,然后再行展开进攻,到了那个时候,国之将灭,百姓生灵涂炭....”
说完这番话,李从善再次叹气一声,摇了摇头。
吴闯看了看李从善,沉默不语,他明白了对方的心思,一旦兼并了幽州之地,李从固的野心定然暴涨,肯定会举兵南下,消灭陈庆祝和高善才,彻底统一整个河北,如此一来,陈庆祝和高善才两人,必不会坐以待毙,一定会立即联合朝廷,反抗到底。
最后的结果只有一个,李从固与朝廷之间,一定会有一场大的战争爆发。
吴闯轻声说道:“局势如此,有些事情,不是人力可以左右的。”
李从善对着吴闯说道:“你去魏州见了我义父之后,尽快回来,后面有大动作,我需要你的帮助。”
吴闯问道:“你想干什么?”
李从善说道:“战争既然避免不了,那就速战速决,集合军队,以最快的速度打垮陈庆祝和高善才,趁着朝廷还未做出应对之前,统一整个河北,如此,朝廷必然投鼠忌器,那样我们和朝廷的战争,或许可以不用发生。”
听了李从善的话,吴闯沉思片刻,最终点了点头。
丰京。
“启禀皇上,李相国刺杀之事,微臣已经调查清楚。”
王启礼半跪在地上,大声说道。
赵询说道:“你的速度倒是挺快?”
王启礼低着头,沉声说道:“刺客人数众多,被俘十余人,总有那么一二个软骨头,微臣并没有费太大的力气,便是让他们开口说出了实情。”
“是谁主使的?”
“葛鸿!”
听到这个名字,赵询语气冷淡的说道:“他这是在找死啊!”
赵询显然已经有些猜到,所以听到幕后主使者是葛鸿,并没有感到太过惊讶。
王启礼低着头,没有说话,也没有他说话的资格。
赵询说道:“李勋那边有什么动静?”
王启礼眼皮微微一跳,立即出声说道:“已经开始有人撤离。”谷
赵询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冷声说道:“都走了?”
“没有。”
王启礼回答道:“只走了三十来人,绝大多数并没有离开。”
王启礼并没有完全说实话。
李勋手中的暗卫,司隶台一直有详细备案。
暗卫分为三个部分,中原内地、陇右以及西域。
这两年,暗卫的大多数精力都是放在西域地区,人员与物资大规模的往那边调度,所以,现在的暗卫其主要精锐并不在内地,而是在西域以及陇右地区,他们在丰京城内的正式人员,大约在三千人左右。
也就在王启礼进宫给赵询禀报之前,他刚刚得到确切消息,暗卫的主要中高层,大约三百多人,已经开始撤离丰京。
赵询的目光看了一眼桌面,那里有好几本奏折,是昨天大臣们传上来的,弹劾李勋蓄养死士,图谋不轨,请求皇上抓拿暗卫成员,并且严惩巡查院指挥使朱正国。
当然,也有其他大臣上书,要求彻查此案,揪出幕后主使之人,并给予严惩,以敬国法。
赵询沉思了好一会儿,最终出声说出了一个字:“抓!”
王启礼问道:“请皇上明示。”
赵询冷冷说道:“几千暗卫,他李勋怎么敢?”
王启礼听了这个话,明白了皇上的意思,但他还是再次出声询问道:“怎么抓?”
赵询神色有些犹豫,蓄养几千死士,规模这么大,那可是死罪,但在这件事情上,当初的兴宗皇帝,是想要借助北江会的财力,对于李勋建立暗卫,持默认态度,李勋和北江会的联合,也是自己的搭的线,虽然也是出于政治目地,并且在这个过程之中,暗卫发展壮大,不管李勋有没有自私的想法与目地,事情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并不完全都是李勋的错,把所有责任全部推到他的身上,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而且暗卫所做的许多事情,李勋都是主动告诉自己,对自己而言,暗卫其实是呈现一种半公开的样式。
沉思良久,赵询说道:“能抓多少就抓多少吧,事态不要扩大,更不要往李勋的身上去牵扯。”
王启礼明白了赵询的意思,自己只抓人,其他的不用管,也不要去做,只是把暗卫给打掉,消除这股力量,不会涉及到李勋身上。
“臣明白了。”
赵询摆了摆手:“退下吧。”
“臣告退。”
王启礼站起来,躬身一拜,然后转身大步离开。
王启礼离开之后,赵询拿起一本奏折观看,看完之后,沉吟片刻,然后轻声叫道:“来人。”
“陛下吩咐。”
兆承德上前躬身说道。
赵询拿起笔书写,免除朱正国一切职务,下狱,交由大理寺严查。
写完之后,赵询交给兆承德:“拿去中书省,让卢柏江拟旨,形成正式文书。”
“是,陛下。”
兆承德拿着赵询的草拟,前往中书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