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量天尺
章节报错
索性就只是在外面看着,眼神从始至终都没有从九天息壤上离开。
若是真的能够研究出这九天息壤的奥妙,并且培育出类似土壤的话,自己就可以找到最适合耕种的土壤,到时候下界的土地就会具有源源不断的养分,而不用耕种一年就换一个地方。
现在的人族虽说已经进入耕种文明,可依旧无法脱离打猎扥方式来获取食物,对此原因很简单,单单凭借着耕地里产出的粮食,是无法够人类饱腹的。
所以就算是有了耕种文明,却依旧要通过打猎等方式来获取食物,背负极大的风险。
现如今人族耕地都讲究养地,在耕种之前,必须要先挑选出最合适耕地的地面,并且在上面撒上各种资源,使得土地变得更加肥沃,这也就是所谓的养地。
养地至少需要三年,三年过后方可以耕种,耕种一年收获,还需要再换一个地方,因为先前的耕种以及耗费了大量的养分,如果说立即开始耕种的话,就会导致土地的养分大量流失,直到最后变成一块荒地。
在经历无数次地荒的教训之后,人类也总结出了经验,采取养地的方法进行耕种,但是这种方法不够高效,使得人类能够从耕地上获取的食物始终有限。
对于耕地会导致土壤养分流失,最后变成荒地一事后土娘娘也清楚,只是他对此也没有什么办法。
女娲娘娘一眼就能看出症结的关键所在,就是洪荒下界土壤的养分有限,稍微一动就有可能导致土壤变的荒芜,最终丧失提供养分的能力。
当土壤丧失了提供养分的能力之后,就会变成满天的砂砾,这些砂砾本身并没有提供养分的实力,砂砾聚集的多了,也就成了沙漠,现在沙漠几乎已经变成了无人区,在沙漠上生存实在是太难了。
根本就没有生灵愿意跑到沙漠中生存,尽管后土娘娘已经发现症结所在,却也没有办法来解决这个症结。
事情的关键就在于土壤的养分很是有限,可是现在的土壤就已经是被优化过得了,要想让里面的养分变得无穷无尽又何尝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后土娘娘觉得这很难做到,但是九天息壤就做到了。
它里面拥有无穷无尽的养分,曾经甚至还源源不断的为三十六品净世青莲提供能量,从此处就可以看出九天息壤并不简单。
那三十六品净世青莲可是混沌世界当中很是著名的先天灵根,可以说是混沌世界当中最为厉害的先天灵根了。
后来开天辟地的大神盘古就是被三十六品青莲所孕育,也真是因为在孕育盘古时耗费了太多养分,才使得九天息壤品阶下降了一级,否则他现在肯定是最为强大的开天至宝。
若是自己能够发现九天息壤拥有无限养分的奥妙,就可以根据这奥妙对下界的土壤进行进一步的改良,这样无论是植物生长还是耕种,其效率都会大大增加,这对后土娘娘来说简直已经算是梦寐以求的结果了,他恨不得现在女娲娘娘就把祝融打倒在地,自己好上去求借九天息壤。
尽管祝融是自己的三哥,巫族中至关重要的存在,但是在后土娘娘看来,这次的切磋明显就是祝融一手造成,他出手为难女娲娘娘,很有可能会对巫族和女娲娘娘之间的同盟造成影响,所以比起祝融获胜,后土心里倒是更倾向于女娲娘娘,希望女娲娘娘能够获胜,至少这样巫族与女娲娘娘直接的同盟不会轻易被瓦解。
不过看祝融现在的样子,他是肯定没有这份自觉了。
见自己的脚底下已经布满了九天息壤,祝融知道女娲娘娘已经做好了应对的准备,不过这对于祝融来说自然算不上什么。
祝融一声暴喝,一阵音浪袭来,震得在场所有人都振聋发聩。
伴随着这阵音浪一齐袭来的还有一道拳风,祝融的出手很是果断,上来对准女娲就是一拳。
尽管他并没有靠近女娲娘娘,但是祝融拳风的力道也依旧是不容小觑。
女娲只觉得有一股强大的气息急速靠近自己,眼看就要打在自己的脸上。
没想到祝融攻势竟会如此之快,好在自己做有准备,面对祝融即将到来的攻势,女娲娘娘早就做好了准备,不然他也没必要上来就祭出九天息壤了。
随着女娲的一声令下,地上的九天息壤迅速涌起,最终汇聚成了一面盾牌,挡在女娲娘娘面前,刚好将祝融打出的拳风挡住。
祝融的力量很是强大,尽管这只是拳风,却依旧是在瞬间爆发出了天道境的威力,径直把九天息壤结成的盾牌炸碎。
这盾牌原本就是由九天息壤构成,如今也是化作无数尘土,归入了九天息壤当中。
二人之间的第一次交手并没有分出胜负,仅仅只是试探。
祝融是在试探这九天息壤到底有怎样的能力,竟然能够瞬间覆盖。
而女娲娘娘则是想看看祝融的实力到底有多强悍。
十二祖巫所修炼的都是肉身,若是想要看出他们的实力也十分简单,只需要知道他们到底有几分力量就足够了。
可惜的是刚刚祝融打出的是拳风,本以为这莽夫会直接跳过来攻击自己,想要一拳把自己达打倒,却没想到祝融会表现的如此谨慎,这着实叫女娲娘娘没有想到。
尽管未能搜集到自己所要搜集的信息有些可惜,不过在这第一次交手之后,他倒是也没亏什么,所以就还能接受。
祝融意识到九天息壤拥有抵挡自己攻势的能力,同时还能够幻化成各种模样。
不过单单凭借着这样粗劣的防御,绝对无法抵挡自己的攻势,对此祝融心里很是清楚,若是自己使出七成力量,九天息壤的防御就会形同虚设。
确定了这一点后,祝融的表情变得狰狞起来,浑身上下都爆发出极大的威势,咆哮着跑向了女娲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