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不死小强般的黄邵
章节报错
还有之前跟李琛有着杀马之仇的黄邵,在当年被李琛追杀的鸡飞狗跳,遁入到山中不知所踪之后,这两年之中,又窜回汝南郡中部一带,重新拉杆子复振了起来,目前黄邵手下也纠集起来了近万的贼众,此时也投向了袁术,率部正在向着新蔡进兵。
当听闻黄邵率军向新蔡进兵的时候,李琛心中不由一紧,因为这个时候的新蔡县令,乃是李焕,当年李琛入汝南剿贼之后,战后叙功,李琛把李焕的名字报了上去,在黄琬的运作之下,朝廷授李焕为新蔡令。
这两年李焕就始终在新蔡为县令,有着李琛强大的武力支持,新蔡当地势力倒是不敢为难于他,加之李焕赴任的时候,李琛拨给他了五百精兵,另外还给他选了几个精干的手下作为他的属吏,故此李焕到了新蔡上任之后底气十足。
李焕凭借着手中的刀和背后的李琛,在新蔡当地恩威并重,迅速的收服了当地的地方势力,并且在新蔡当地效仿李琛在沛国的举措推行各种仁政,也迅速的收揽了新蔡当地的民心。
李焕到任之后,虽然贼军复振,可是李焕凭借着他手中的实力,加之他背后李琛的关系,以前在新蔡当地活动的何曼愣是不敢再犯新蔡,即便是周边各县的贼人,也都尽量绕着新蔡县境走。
这么一来李焕这两年在新蔡坐镇,让新蔡县地方很是平靖,第一年汝南郡考绩李焕就拿了个上等。
李焕跟着李琛这么长时间,也从李琛身上学了不少东西,虽然他武力不行,但是却在新蔡当地招揽了不少地方上的轻侠,武力相当不错,而且这些人受过李焕的恩惠,对李焕也忠心耿耿,所以李焕手中并不缺乏猛人。
他在带来的五百精兵的基础上,在当地又招纳了一千精壮之士为兵,在各乡亭效仿李琛在沛国实行的制度,推行乡兵制,将当地百姓的男丁组织起来,农忙务农,农闲练兵备寇,以此来加强本县境内的防寇能力。
而且李焕重用县内大户子弟,擢他们之中的有才有德之人,在县里和乡里担任一些官职,以此收揽本县境内大户们的人心,这么一来,李焕不但得到了大批本县县民的人心,也得到了本县大部分大户人家的支持。
基本上可以说李焕照搬了当初李琛所用的那一套东西,很快就收拢了本县县民的人心,把本县打造成了铁桶一块,所以这两年来新蔡县境内民心安定,地方平靖,和周边诸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即便是偶尔有贼军想要犯境,可是却在李焕手中吃了大亏,于是便不敢轻易再犯新蔡县境,于是周边诸县的不少百姓,看到新蔡令如此能干,把新蔡县治理的井井有条,而且还很安定,于是纷纷逃到了新蔡县求生。
李焕最希望的就是这种情况的出现,本来新蔡经历过了这些年的黄巾之乱以及反反复复的贼军洗掠之后,使得县内人数大幅度减少,也导致了土地大量抛荒,也导致了县里的粮食产量急剧降低。
就连一些大户人家的土地,也因为家中田奴不断逃走亦或是被贼人裹挟而去,亦或是大量被杀,也令他们拥有的土地无人耕种只能抛荒。
现在李焕想要拓荒,就只能吸引人口,增加县里的人口数量,当他稳定住了县内的局势之后,于是便络绎不绝不断有周边诸县的百姓逃入到了新蔡县境内。
这些人都没有土地耕作,是以流民形式逃到了新蔡县境内求生的,于是李焕便将这些逃入新蔡县的流民收拢起来,在县里实行屯田,政策上跟李琛在沛国推行的完全一样,带着牛的屯民跟县寺六四分账,没有牛的屯民则跟县寺五五分账。
表面上看起来这样的税赋很重,但是实际上算一下,屯民比起以前收入还要高很多,最重要的是在新蔡这里,他们会比较安全,不用担心好不容易一年到头,收获了点粮食,要么被官府给勒逼走了,要么被贼人一股脑的抢走了。
所以两年多的时间里,李焕仅仅是在新蔡县就招揽到了近八千屯民,复耕荒田近万顷之多,仅仅是今年夏收,李焕在新蔡县就收获了夏粮两万多斛,这样的收获,即便是在汉朝盛世年间,新蔡县也从未达到过。
但是李焕的做法,却也引起了周边的诸县官员们的不满,因为李焕干的太好,以至于吸引了大量周边县民弃田儿走,跑到了新蔡县当屯民去了,结果自然而然周边诸县的人口就减少了,而且土地撂荒的也越来越多。
这些周边诸县的官吏们看到李焕在新蔡县搞得是如火如荼,政绩斐然,而他们的县里却人口越来越少,逃民越来越多,土地撂荒也越来越多,县里的收入越来越少。
于是这也引起了周边诸县官员们的极大不满,屡屡向汝南太守徐璆告状。
但是徐璆虽然能力不是很强,而且这次选边站的时候,被迫投靠了袁术,但是并不代表徐璆就是个昏官。
徐璆实际上还是很欣赏李焕的能力的,而且也知道李焕跟李琛之间的关系,觉得在这乱世之中,李焕能把新蔡县治理的如此之好,并不是什么坏事,所以这两年来,徐璆倒是也从未因为新蔡县周边诸县的官吏屡屡向他告李焕的黑状,就斥责过李焕,只是写信告诉李焕,在招揽流民的事情上,稍微收敛一些,不要搞得周边诸县同僚们这么大的意见,也就仅此而已。
这也说明了徐璆这个汝南太守,其实也并不是一个尸位素餐亦或是嫉贤妒能之辈,整体上还是一个明事理之人。
这次李琛收到消息说,黄邵这次再次复振,重新聚集了近万的贼众,投靠了袁术之后,听闻袁术要和李琛争夺汝南,于是立即就提兵近万贼众,气势汹汹的杀奔新蔡县,于是李琛心中顿时就是一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