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试题啊,她们也有机会做吗?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跑去摘莲蓬了,最近一直没下雨,稻田里需要水,湖里的水就被抽干了,太阳一晒,湖底被晒的半干,直接可以下到荷花丛里头去,摘了一大袋回来,嫩的直接吃,又香又甜,不用去芯,也不苦,老的炒着吃,炒的外面的壳半开,特别面,也很好吃,特别棒!

第33章 顾虑

“玥哥儿,你的意思是?”

一向淡定的薛宝钗也忍不住迫切起来,王玥微微一笑,道:“我写了几首诗,还请几位姑姑帮我斧正。”

“当然,当然,我们做长辈的自然是要帮忙的。”

探春深吸了口气,勉强抑制住脸上的微笑不要太过露骨,这才走到王玥面前,接过了那张纸,在众姐妹火热的目光中,她开口念道:“第一首,王昭君琵琶出塞,咦,竟然是这个?”

林黛玉到底跟她父亲接触过一些官场之事,稍微敏锐一些,听到这个题目,她便开口问道:“可是朝堂之上又提出了和亲之事?”

王玥点点头道:“南边最近几年一直都不太平,南安王府坐镇茜香国和咱们大清的边界,这来来回回打了十几年,户部这边早就叫嚷着吃不消了,又恰逢今年西北那边大旱三个月,那边的粮食今年是指望不上了,因此朝堂之上便有人提出送位公主前去和亲,好缓一缓大清和茜香国之间的关系,也好缓解一下朝堂之上财政的压力。”

“那为何你写的有三首,一首反对,一首赞成,还有一首不偏不倚,保持中立呢?”

“朝堂之上有人提出来这个提议,自然也会有人反对,我们这些做考生的虽然也有自己的意见,但是该写成什么样还是要看主考官的意思,主考官要是反对,你写个赞成,那基本上就没戏了,所以只能顺着主考官的意思了,最次也要保持中立,不偏不倚,今年的府试是由咱们顺天府的知府大人宋平章大人负责考试,我到现在也不知道这位主考官大人究竟是什么意思?所以只能事先准备好三首诗,实在不行到时候只能选择中间那首了。”

王玥这番话如果是贾宝玉听了,肯定要斥责他谗言媚上,不过这几个姐妹却能够理解,她们在贾家都需要讨好贾母和王夫人,自然知道作为下面的人根本无法拥有自己的态度,一切都要看上面的意思,所以对于王玥的选择她们非常赞同。

这几个姐妹姑嫂,其中李纨只是微笑着在旁边看着,她并不想插手这种事情,她不像这几个小姑娘还未出嫁,家中自然对她们宽松一些,她是嫁过来做媳妇的人,丈夫又已经早早去世,自然是要事事谨慎,这种事情她看着就好,插手是万万不可能的。

迎春和惜春虽然对此也很有兴趣,但是她们也知道自己的底子,以她们的诗才自然是比不上薛林二人的,对比上姐姐探春自然又差了一层,这种事情他们自然是围观就好。

探春和薛宝钗都是自觉自己身有才华却偏偏做了女儿身,一身才华不得施展。平常自己在私底下读书做诗,未尝没有有过以自己的才华便是去参加科举也能够榜上有名的想法,如今恰好给了她们机会。

若玥哥儿能够用他们的写出的诗答在考卷之上,从众男子中脱颖而出,岂不是正证实了她们的才华。

林黛玉本人也是自负才华的,当初贵妃让大家作诗,她本想好好施展才华,教众人惊讶,却不想贵妃有意查看宝玉的功课,只给姐妹们一人一首,其他全叫宝玉写,虽然她最后替宝玉代写了一首,但是未免有不尽之意,如今正好机会送到她面前,她今天必要好好施展自己的才华,助玥哥儿一臂之力。

想到这里,林黛玉心中一片火热,她大略看了一下王玥写下的诗,心中难免有些不屑,正要提笔写下自己的,好叫他看一看自己的才华并不输于男儿。

却不曾想刚刚抬起手就被薛宝钗私底下拽了一下的自己的衣袖。

林黛玉停下手里的笔,转头看了一眼薛宝钗,就见薛宝钗努努嘴示意叫她看一眼王玥,林黛玉便转头看了一眼,就见玥哥儿正笑着与探春说话,并没注意到这里,林黛玉还在纳罕为何薛宝钗非要让她看玥哥儿,她待开口要问,却突然灵光一闪,明白了薛宝钗的意思。

玥哥儿虽说开口希望她们斧正,自然是让她们修改的意思,她们帮忙修正一下玥哥儿的诗倒也罢了,若是另起炉灶,直接写了一首,难免有看不上玥哥儿的意思。

若是玥哥儿心胸开阔,那倒还好,若是心胸狭窄一些,觉得自己作为男子在女孩面前丢了脸面,只怕…

毕竟并非人人都是宝玉,将女孩儿看的那般高,即便比不上她们也不觉得不好,反而觉得理所当然。

想到这里林黛玉心中高涨的热情陡然冷却了不少,不过修改几个字而已,谁都能做,如何能展现她腹内的才华?

“宝姐姐和林妹妹两人今天也犯了难,难不成这诗就这么难写?”

迎春见两人半天都没动笔,不由得开口问道,以两人的捷才写一首王昭君的诗不过是小事一桩,莫不是觉得这件事太过重要以至于犹豫起来?

“这题目虽然看上去容易,却不能像我们平常那般只写闺怨,而是要借闺怨述志,更何况按玥哥儿刚才的意思,这是要借古喻今,这便又难上加难了!”

林黛玉虽然心有不甘,但到底对王玥还很喜欢,便顾及着他的脸面,找了个理由。

“更加难得是又要限韵,又要如同八股文一般要破题、承题,要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面还要后股、束股,要求太多,实在不容易写。”

“这么难写啊,”惜春听到这个话,立刻惊叹道:“我原还以为很容易,却不成想竟然这般难,我们在这里提前准备都这样呢,要是放在考场上,岂不是更难写。”

林黛玉听到这话心思一转,也觉得自己想的太容易了,试帖诗原就要求繁多,又有时间限制,能规规矩矩的写出来已是一件难事,要想写出彩那更是难上加难呢!

再者说,科举事关一生前途,考生写文必然要百般考虑,既要顾全主考官的态度,又要考虑朝廷的决定,这不能得罪,那不能得罪,那里像她们闺阁女子写诗这般自由,也难怪玥哥儿写的不出彩。

便是自己自负有柳絮之才,遇到考试只怕也难写的太好。

再一想玥哥儿今年才八岁而已,自己八岁的时候未曾就比得过玥哥儿,再者玥哥儿能考过县试,八股文必然写的不赖,他又会画画,诗做的不好便也情有可原了。

因此林黛玉一下子又高兴起来道:“这试帖诗顾虑重重,我们怕是写不来,也只能帮玥哥儿改一改字,别的怕是能做的不多。”

“这说的倒是有些道理,玥哥儿已经写的很好了。”

探春也这样说,迎春和惜春相视一眼,虽然并不明白一直以才华自负的林姐姐和宝姐姐今日怎么就这般谦虚了,可是见探春也这般说,她们便是想不明白也跟着住了嘴,只管看着就是。

王玥听了这话如何还想不明白这是林妹妹薛宝钗等人怕薄了自己的脸面才这般说的,他不由得苦笑一声,他还真不在乎这个所谓的脸面。

科举考试可不想他之前想的那么容易,不是说四书五经背全了就能考中的,还要看文章写的怎么样。

八股文在他看来倒也简单,八股文就像是议论文,先把圣贤的话用圣贤书解释一遍,在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论证,摆例子,用数据,或者单纯的讲道理,都行,只要时时刻刻记得规则,在拼凑一些典故,显得有文采一些就大差不差了。

可说到写诗,那是个什么鬼,能写出这些诗还是他绞尽脑汁东拼西凑写出来的,只勉勉强强达到及格线而已,出彩?那是想都别想。

但林黛玉薛宝钗等人却不同,古代男尊女卑,又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因此能在历史上留名的才女并不多。

林黛玉和薛宝钗虽是虚构的的人物,却是文史上鼎鼎有名的才女,这是大家后公认的。

在红楼世界,她们不再是虚构的,而是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但才华却不曾改变。

身边有这样的才女,王玥当然想要作弊了。

却不成想她们却顾全着自己的脸面,不过好在还愿意帮忙修改一下他那几首惨不忍睹的诗,也算是达到目的了。这下子先生再不能说他诗写的不好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 看了一下大家的留言,有很多都不太喜欢清朝背景,希望改成架空,所以问一下大家,是继续用清朝背景呢还是架空呢?

第34章 改诗

“既然是修改,倒不如大家都来提个意见,也好参考一番。”

薛宝钗这一说,大家自然都没有异议,薛林两人和探春原本就是想要施展自己的才华,虽然最后并不是她们想象的那般,但能够参与进来原本对他们来说就已经是一件极为难得的事情了,自然由不得他们挑三拣四。

迎春和惜春原本以为自己又要在旁边看着,参与不进去,但是薛宝钗的提议让她们也能开口说话,她们两人自然是愿意的。

至于李纨,她仍只是微笑着摇摇头,几人都理解她的处境,并不强求,几姐妹说着说着便对王玥的诗评头论足起来。

大家先是试探着提出一些小毛病,说着说着便忘了王玥还在场起来,不再像开始的时候那般顾虑重重,等几姐妹回过神的时候突然发现他们已经将王玥的几首诗批得面目全非,几个姐妹不由得开始心虚起来,现在可不是心胸宽广不宽广的时候,便是宝玉来了,被她们这样一批,只怕也是要生气的。

“这…玥哥儿…”便是一向能言善语的探春和薛宝钗两人也开始哑口无言,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雪糕毕竟是他们的晚辈,他们这些做长辈的怎么一点情面都不给晚辈留,这可不是一个长辈该有的模样。

便是玥哥儿真的因此生气了,说出去也是她们理亏,说不得还要被人说一句刻薄,这可不是一个好女孩儿该有的名声。

一直在旁边冷眼旁观的李纨这时候开口试图给姐妹们打个圆场,玥哥儿毕竟是她婆婆王夫人家的亲戚,她婆婆原本就看她不顺眼,若不是上头还有老太太,而她又是自愿守贞,王夫人早就不知道要早出多少事端来磋磨她了。

她自然不愿意,给王夫人留下把柄。

不过不待李纨开口,王玥已经看出她们的窘迫,王玥对于她们得批评还真没有计较的心思,他是知道自己水平的,她们的批评并不是无事生非,

他小时候跟老爷子学画的时候什么难听的话没听过,这点子批评对他来说,不过是一件小事而已。

再者说姑姑们的批评,都是善意的,不带半点恶意,前世的时候,他因为家事原因被那些同行恶意编排了不少话,要真是事事都计较,早就气死了。

再者说他又不是真的只有八岁,前世的时候他都已经快三十岁了,对这些小姑娘们来说,差不多是叔叔辈的年纪了,哪里会跟这些小姑娘们计较?

因此王玥赶在李纨开口之前站起来笑着鞠躬道:“多谢姑姑们的教导,晚辈受教了。”

见他脸上当真没有半点不虞之色,更没有丝毫勉强,姐妹们复又欢喜起来。

迎春和惜春胆子小,这时候又开始不说话了,但是薛林二人和探春却仍然胆大的试探了几句,见王玥真的没有生气,她们这回没有再批评王玥的诗,而是开始指导他如何写诗了。

事实上王玥拿来的题目并不是私塾的先生给他选的,而是他自己从书店买来了朝廷出版的近五年内科举的题目,并且,除了官方出版,还有从私塾里先生那里借来的,他自己亲手抄出来的抄本。

稍稍对比一下,王玥很快就发现了出题的规律。

科举考试中试帖诗的题目主要分为几大类,要么是用来给皇帝歌功颂德,要么写景,写花草树木,写人,这些题目都属平常,主考官既不会因为这些题目犯错,但也不会因此而出彩。

再胆大一些,有抱负一些,想要藉此出彩的则会根据朝堂上的大事来出题,比如今年朝堂之上吵得最多的便是和亲之事,还有西北的大旱。

如果要写和亲,那么王昭君必然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可以借古喻今。

如果要写大旱,那必然是悯农,让考生抒发一下对灾民的同情之心。

当然如果主考官胆子小一些,不愿意在题目上出差错,自然会选择四平八稳的题目。因为出题出错了而获罪的主考官又不是没有,他们自然是要小心一些。

所以,这些写景色写花草树木的诗王玥也准备了一些。京城周围的景色无非是香山之类的,写花草树木肯定也是春天的花花草草,描写山景花草的诗古往今来来多的很,王玥拼凑了几句,虽不会被呵斥为一窍不通,但是若想会成为出彩却也极难,不过他的诗在几姐妹的修改之后一下子从庸俗变得生动起来。

王玥看着纸上重新誊写的诗,心中十分高兴,经过修改,原本三流的诗硬生生的拔高到了二流,虽说还不算得上是一流,但是一流的诗原本就稀少,更何况考场之上更难出一流的诗,打从隋唐设立科举以来,能被称为一流的试帖诗统共也不过是一两首而已。

即便是他倒霉碰上了他这一场出了一首可以流传千古的一流诗,但总不会一场出个十几首吧,把这诗写出来,排上前几是极有可能的。

二流的诗足够在考场之上打遍天下无敌手了。

这下子院试基本上已经准备妥当了。

经义题完全靠运气,碰到自己熟悉的题自然是能够考的好,碰到不熟悉的也只能够自认倒霉。

提前预备没什么意义,至于策论,他也准备好了两三篇关于边境之战跟治理旱灾的策论,至于会不会考那就看主考官的态度。

反正能在顺天府当知府的,要么是跟致都一般不畏强权,是个强项令,再要么是个长袖善舞的笑面佛。

如果主考官是个跟致都一般的强项令,他若是选择四平八稳,必然不会为主考官所喜。

若主考官是个笑面佛,他要选择出格一些也必然会被主考官厌恶。

看来要想考个好,还是要先打听一下考官的态度才行啊。

这时候王玥就不免感叹自己幸好接受了贾政的邀请,以贾家在朝堂上的地位,肯定是知道主考官的性格的,针对主考官的态度选择答案,对他来说不像以前想的那么难了。

见王玥对于她们的批评虚心接受,这让姐妹们十分高兴,王玥临走的时候她们又送了不少平常写的诗集。

对此王玥是欣然接受,以前他只知道薛宝钗和林黛玉是有名的才女,但真正和他差距到什么程度王玥却是不清楚的。

而今天接触之后王玥才发现论起诗文来他和这几个女子相比,当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绝对是天壤之别。

这可是现成的老师,而且她们绝对不会对自己藏着掖着,这样送上来不用任何花费而且尽心尽力的老师他当然不会放过,只待考试结束,他又要多往贾家跑了。

作者有话要说: 既然大家都选择架空,那我就改一下吧!

第35章 考前准备完毕

既然已经打定主意留在贾家,面对贾政的邀请,王玥自然只是面上推迟几句,随后便点头答应了。

邀请完王玥留在他名下的院子里准备考试,贾政还待要说几句别的话,但是他一贯做足了严厉的大家长的模样,要真让他慈善起来,他反倒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而且到底不是自家子弟,也不好像宝玉那般直接开口便骂,因此他也只是不干不痒的说了几句勉励的话,又问了几句功课,便让王玥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