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兴家:唐瑾他天生好命 第96节
章节报错
唐大姐衡量了一下,以唐瑾现在的身份,她这个亲姐要说一个比余家条件更好的也不难,但能像余家这样真诚待她的,怕是过了个村就再就没有这个店了。
“那行吧。”她点头,再也没说什么让父母做主的话。
第二惠又与女儿聊了聊,等唐转闲了,将这事给他说了,唐转又去跟父母说了,两人也都知道余家的情况,柴氏今天也见过余母,觉得她性子很好,唐爷爷也见过余母,觉得人敦厚,都没有意见。
再去给唐老爷子一说,唐老爷子欣慰的点了点头:“这也好,余逸中了秀才,男人有本事女人日子就能过的安稳一些,咱们也不求多富贵。”
这事就这么定了。唐转一走,唐六叔又来找唐老爷子,唐老爷子叫唐三爷夫妻来问起了赵家的事。
唐三婆今天见过赵家姑娘,觉得眨一看真是漂亮,但一细看其实真没自家女儿好看,不过是脂粉用的好罢了。这姑娘今天话不多,但没遮掩好,看得出来性格活,是个嘴快的,虽然不是她喜欢的那种文气温柔的人,但也没有什么大问题,比她想象中的好。
不过……
退过婚的,她心里就是不乐意。
“退过婚的也不见得不好,看装扮也没有什么问题,京城的姑娘人人都装扮,能说人家都不安份?这主要还是看人,你们再找人打听,人品性格没什么问题就定了。”
唐老爷子下了决定,怕两人心里不舒服,又劝道:“这主要还是孩子喜欢,是他要过一辈子的人,还是依着他好一些,强扭的瓜不甜啊。”
两人都点头同意了,等回了前院里,唐三婆唐三爷说:“老大刚成亲,老二不急,迟个一年再订亲也没事。”可以先说着,拖着时间,过几个月还是这么喜欢,那也没办法了,只能定亲了。
唐三爷笑了笑,应下了:“其实我觉得,这赵家人挺好,可不像是纪家人那种。”他今天见过赵父,是个正派人,无论亲家沈秀才,还是这赵秀才,都没有因为他们唐家有了个七品官就各种恭维巴解说好话,不像是退了他儿子婚的纪秀才。
唐六叔知道这件事以后,高兴的不得了。
第二天一大早,唐转夫妻就去了县城。既然已经决定了,那么就要把这个态度告诉人家,人家也好找媒人上家里来提亲。
余家走时说了,会在县城住一晚,第二天才走。
第二惠原本担心别人早就回长安城了,唐转却是摇头:“他们特意告诉我们住在哪里,就有等着我们消息的意思,肯定是子时前后才走的。”
“要真早走了呢?”第二惠怕白跑一趟,非要问到底。
“真早走了,可见他们也不像他们说的那样心诚,脑子又笨,我们也不急着跟他们结亲了。”唐瑾回道,第二惠觉得说的很有道理。
两人一走去了县城,果然,余家人并没有走,的确是在等唐家消息。
一看唐家答应下来,一家三口都极为的高兴,余母连说一定请个好媒人,余父又热情的请了唐转夫妻两人吃了饭,这才各回各家。
等唐转夫妻回来时,发现家门中停着一辆没见过的骡车,一看就是了客人,也不知道是来干什么的。
第二惠提掉了门槛放一边,唐转将车赶进去,唐三婆出来看,第二惠走过去问她家里来了谁,唐三婆脸带笑容:“是县里主簿的亲戚来了,也不知道干什么。”
说完,又忍不住继续对第二惠道:“这以前,哪里想得到这种人物会与咱们家扯上关系,这读书就是好啊!”
“我看五弟六弟书都读的好,将来肯定也能挣个出身出来。”第二惠应着,说的话听得唐三婆笑容满面。
闲聊了两句,唐转停好了车又放了门槛下来,就进去了,第二惠连忙跟着进去。
两人进了正院里,看到唐老爷子刚好送了一个身穿青衫的中年长须男人从堂屋里出来,对方一脸的不高兴,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不过,一见到唐转夫妻,那人脸上的当即露出了笑容来,上前问:“想必你们就是状元郞的爹了?这可是有好事找上门了啊!”
唐转一见对方的态度就不喜欢对方。
能从唐老爷子的屋子里出来还一脸不高兴,可见想做的事没有做成。
而唐老爷子没能答应的事,不是事不好就是经过深思觉得不合适了。大家长都已经拒绝了,又当着大家长的面这番态度明显是想再问一问小辈了,一点都不顾忌老人颜面。
第二惠一见陌生男人就进屋子里去了,唐转笑着点头,目光看向了唐老爷子,那中年长须男人上前来热情的拉着唐转的手道:“我家侄儿在咱们县里当主簿,特请我来给你们闺女说亲了!”
唐转一听这话就不对,给闺女说亲怎么请个男的来?虽然也有,但真不多。
他撇见唐老爷子脸色不太好,也没请人进堂屋,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直言道:“我唐家人的婚事,都是由我爷拿主意,您还是问问他吧。”
中年长须男子听后,拉下了脸,扫了唐老爷子一眼,话没说一句,就向门口走去了。
这脾气还大的很,唐转连忙将人送到了门口。
等回了堂屋,问起来,唐老爷子才说,这人是来给唐瑾说亲的,说的就是主簿家的闺女。
五品官的闺女唐老爷子都暂时没定,更何况一个九品主簿的闺女?唐老爷子自然不会应下来,没想到对方出了门遇到唐转却又改了口。
“这主簿能请这样一个脾气的人上门来,可见不是高傲就是脑子不好使。真以为我们唐家以前是平民就没见识他一来提亲我们就要答应了?想跟我们家扯上关系还不把态度放好,这样的人……”
唐转皱了一下眉,抬头看唐老爷子,想问会不会得罪人,再一想也不能因为会得罪人就把孩子的婚事随意许出去,得罪就得罪吧。
唐转回了自己屋子里,唐老爷子也进去了。
看到唐老爷子不高兴,唐瑾也顾不得自己的牙了,劝他:“老爷你别不高兴了,这世上什么人都有的。”
唐老爷子冷哼一声:“你看他那施恩的样子,主簿怕是梦还没醒!”
嘲讽了一句,唐老爷子脸色好转,笑着对唐瑾道:“等我乖乖升了官,到时候让这主簿知道他是个多大的笑话了!”
正说着,村子里里正来了,有重要的事跟唐老爷子商量。
第144章 快来订阅我n_n
“前几天看着你们家忙,我也没来打扰,现在估摸着您们马上就要走了,不得不来说一下。”里正进来坐下后,笑呵呵的看了唐瑾一眼,也不拐弯,跟唐老爷子说起了正事来。
“什么事?”唐老爷子问。
“就是给村子里建堡子的事,您原不是也想建的吗,后来村里人不同意,就没做成。我想着现在再提出来,他们也能同意了。”
大大小小的城市里,无论省城府城还是县城,城外都有城墙,作用不用多说。而村镇里外围的这层保护叫做堡子,其实就是围着村子外围建一圈墙,规模有大有小。大的堡子会有瞭望台,小的也就在出口安个大门而已,算是极简形态的城墙。一般都是富裕的村子有,不富裕的村子没有。
做这个,一个主要是防治野兽跑到村子里来。乾州县虽然地处关中平原,周围除了北边埋葬武则天的那一座低矮的算不上山的梁山外,地势都是平坦的,但也有野狼野猪等一些常见野兽。
以前发生过村子里的孩子被野狼袭击至死的事情,唐老爷子才想在村子外建个堡子,但建堡子是需要钱和人手的,村里人不愿意掏钱出力,就没建得来。唐老爷子也不可能自己掏钱建起来,那样太扎眼,担心唐家会以被人惦记,只好做罢。
再一个就是防一些小偷小摸的人,聊胜于无。若说还有一些,那就是增加村里人的荣誉感和凝聚力这一类的。
“也好。”唐老爷子点了点头,他们家现在在村子里声望是最高的,牵头来弄,每家出一点钱出一点人力,这对后代来说是件好事,也就能成了。
人就是这样,当你份量不重的时候,说的话没人重视,当你份量重的时候,说的话就有会有人信有人听了。
而且,村子里建堡子,也能从县上申请一些银子。这平常的村子你去申请,几年也是申请不到的,反正这个县官会拖到下一个县官上任,下一个会拖到再下一个,可你要有身份地位了,就能申请到了。
里正一听说就高兴了起来,问:“那你们家这宅子,……可要换一换?”
唐家这个家配着唐瑾现在的身份可是小了,要加大宅子的话,其实可以再分两座宅地的份额。毕竟唐老爷子一去他的儿子们要分家肯定得再加两套,可是唐老爷子现在还活着,你直接给他两座宅地份额怕人家心里忌讳,想着你是不是咒我死,话就不能明说。
唐瑾没听懂这话外的意思,想着他是听过秀才家的宅子可以别比本般人家的完一些,高多少他忘记了。同样的,举人家的宅子可以比秀才家反高,进士家可以比秀才家的高,反正每个身份不同的人,房子的高度他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这不用了吧?”他看向唐老爷子。要建高,就得把现在的拆了去,至少得拆个屋顶加盖,得多麻烦。
唐老爷子却是听明白了,想了想道:“南边两家让老大去问一问,看能不能给点钱换过来。”
里正高兴的一拍手:“肯定愿意换啊,狗子家穷成啥样子了啊,屋子现在破的都不能住了,你们添点钱够他们建两间房够住他们就能同意了!再南边那谁家老房子也没人住,也破了,反正他们家穷兄弟住一处也是盖不起新房子,现在给了钱当然乐意了。”
唐瑾听这话大概明白了。
家里现在还住得下,但是五叔六叔以后肯定也有孩子,他大哥成了亲后将来会有孩子,二哥三哥很快也就大了要成亲。虽说家里六姑和姐姐们都会嫁出去,但不几年家里就住不下了,还是得另建。
他原想着这是要分居么,父母在不分家,但住不下分居住的多的很,就像余逸家和他五婶沈家,都是兄弟分居过的。再一想,就算分居,也是挨着的,可以从家里面打通,到时候怎么弄看家里人的意思了。
唐老爷子也是这个意思,给了钱,换的好处比不换的大,他们没有不换的道理。要真不换,再想别的办法,另建两座新宅子也不是不行。
“那我召集村里人,商量一个章程出来,看怎么弄,到时候来给您来说一说。”里正说到了这里,又问起了唐家的事,“您看建进士碑的事,要不要我帮什么忙?”
京城国子监有进士碑,但进士也可在自己家门前建一座。
唐家已经商量过这件事了。
唐老爷子原想着将这个进士碑建在京城,在他心里,老家还是指的是京城的,反正他给唐瑾定下的路是在京城的。但一来京城里没有自己的宅子,二来建在乾州县的家里能成为榜样给唐家人带来希望,督促子孙以后好好学习,就没多说,默认建在了这个家。
“要劳烦你的时候,也不会客气。”唐老爷子笑着说,看出了里正还有话要说,就等着了。
里正搓了搓手,沉吟了一下,这才期待的望着唐老爷子:“这进士碑,能不能建在村口?”
说完这话,似乎是觉得自己的要求有些不合理,里正连忙给唐老爷子解释:“这不是大家想着家门口地方不方便建在村口能建的大一点也显得气派,村里也可以出一点钱。而且村里的学堂不是打算建在北边么,这样孩子出学堂很容易就能看到,也能激励他们好好学习。”
进士碑虽然占的面积不大,但唐家人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是觉得建在家门口有些不太方便。
唐家门朝西开,门前的这条街是南北街,说是建在门前,那也真只能建在门前了,还会占一点路面,这样会显得拥挤一点。要建的宽敞好看,除非建到路中间去,但这又不可能。
再一个就是不顺着门建成南北跨向,建成东西跨向,就是要占对面邻居家门前一点地方。
如果真是这样,那还不如直接建在村口。
其实一般进士真没有这个问题。一般能读书的人,家里家境都好,宅子也大,宽畅,有地方建起。就算家里原本条件不好的,能考上进士的人,先就已经考上了举人,而举人家是不缺钱的,原先家里再穷考上了举人有了钱当然会换屋换宅子。
唐瑾考上进士做了官后,村子里懂这些的几个人就在考虑进士碑这件事,也觉得建在村子口地方更合适,这才去找里正说了。
唐老爷子去唐瑾,唐瑾想了想,没想出什么不发的地方,点了点头:“那就建在村口吧,不过钱就我们家出了,不用村民们掏,本来要建起堡子的话家家户户都得拿一点出来的,谁家也不宽裕。”
里正的心理素质显然极好,哪怕看到唐瑾换牙了,也没有表现出一点意外,一听后高兴极了,满脸笑出了花来:“您能同意这真是太好了。”
建堡子的钱每家都收一点大家还能理解,但建进士碑不可能每家都收一点了,很多都收不上来。虽然唐瑾当了官对大家都有好处村里人都觉得面上有光,可真要他们掏钱那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说是村里人出一点,最后出钱的也就他和其他一部分人了。
唐老爷子让唐瑾拿主意,就是想看唐瑾在钱上能不能不糊涂,见他明白,心下宽慰。
说完这件事,里正又说起了别的事:“前两天,唐村的里正和东李村的人来找说,说咱们原是一个祖宗,想要把祠堂合起来,这……”
东李村比李家村还要小,其实并没有自己的祠堂,都是各家祭祀各家的了,唐村的里正为了让自己显得更名正言顺一点,说通了东李村的人同意这件事了。
唐老爷子又看向唐瑾。
祠堂合起来,其实对于他们村子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只能说是在三个村子里的地位更高说话能更硬气而已,要说坏处一时也没有什么坏处,不过是两个村子更想要借着他的名头要一个庇护而已。
虽然关系早远了,不知道都出了十几代外了,但到底曾是一个祖先,唐瑾觉得还是同意的好,这样能增加凝聚力,就点了点头。
他看向唐老爷子,唐老爷子也点了点头,是同意他的想法了。
一连三件事都办成了,里正更加高兴了,顺口说起了另一件事,荣耀之感极强:“过两天,就要到咱们村子收夏税了,往常这都是先去的三兴村,今年先来咱们这里了。”
三兴村算是周围很大的一个村子了,有时候衙门里的人就懒,附近小村子的夏税秋税都是要拉到三兴村去收的。对衙门里的人来说,方便对于附近几个村子的人来说却是极麻烦的。不光是要跑路,主要也是不说牲口,光是车子也不是谁家都有的,运起粮来难。
早收晚收,怎么都是要收的,并没有什么不同,而一件事,就能体现出了李家村地位因为唐瑾而起的变化。
“那唐村什么时候收?”说起这个,唐瑾想起了还答应了唐村的里正他们收夏税的时候过去一趟。
“往年咱们这边都是先去三兴村,然后从南向北从东向西的,应该收过咱们村不久之后就会到了他们村了。”里正回答着。说完了事,没坐多久,他就回去了。
夏税的事,家里人也知道,就开始准备粮食了。
果然过了两天,衙门里的人就来了。
唐瑾跑过围观了,村民们都极为的高兴,可看过收税的过程,他的心情却颇是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