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非常及时
章节报错
高拱点点头,取了银票便走。
张经很快就会押解到京,在这之前,高拱就要将银票送到严嵩的手上。免得赵文华又告刁状,从而使严嵩起了杀心。如果先将银子送到,结果便不一样。
严嵩收了银子之后,即使赵文华再告状,严嵩也会念在银子的份上,从而变的好说话。
来到严府递了名贴,立时有人引着高拱进去到了严嵩的书房。
严嵩已经在等着,见到高拱立时笑道:“高大人,今日为何有暇来我府上。”
“此来,也是看望一下师兄。”高拱抱拳行礼道:“自老师去世之后,亦很久未与阁老走动。因此前来探望,唐突莫怪。”
“近来肃卿可是与世无争,在翰林这等清贵之所倒也安然。”严嵩表示十分羡慕道:“老夫若是也能如此清闲,想必还可多活几年。”
高拱摆摆手道:“阁老说笑了,宦海沉浮荣辱在心,能如阁老这般举重若轻,才是我等的楷模。”
严嵩人老成精,当然能听出来高拱话中的恭维之意,便笑道:“肃卿此来是否有事,若老夫能出力,便不会让你失望而归。”
对于高拱这个小同门,严嵩也是愿意卖个人情的。以高拱刚刚四十岁的人生,将来的前途不会差。就算自己以后用不到这个人情,也可让子孙受些照顾。
“果然什么事都瞒不过阁老,那我可就直说了。”高拱并不矫情,直接从袖中取出装银票的木盒,摆上桌面推到了严嵩的面前,“听闻张经老大人因惧战迟兵而获罪,特来请阁老对张老大人网开一面。”
严嵩面无表情,可心中却不断的盘算。高拱如此着紧张经,是为了什么?那边张经刚刚获罪,还没能押解到京,他这里就已经开始打点,这关系必定不一般。
对于张经,严嵩并没有非要将之如何的理由。毕竟张经远在东南抗倭,与他并无厉害关系。只是这个人是干儿子赵文华所弹劾的,若是替其讲情,情面上也有些抹不开。
可高拱是翰林学士,同样清贵的很,前途更不会差。如果拂了高拱的面子,怕也凭空竖敌,有些不值。
严嵩并没去看木盒之中的银票,反而看向高拱道:“肃卿,据我所知,你与张经并无往来。你如此出力讲情,是为了什么。若不能为我释疑,我也不好替其开脱。”
理由高拱也已经想好,既然严嵩问起,自然不会隐瞒,“阁老所言不错,我与张老大人确实并无往来。只是张老大人对我高拱一家,却是有恩。”
高拱这么说,便立时引起严嵩的好奇,“张经与你一家有恩?这话从何说起,我有些听不懂啊。”
“此事说来有些久远,彼时我还年幼。嘉靖四年之时河南大灾,饥民造反攻略四方。其时河南巡抚潘埙隐情不报,自行调兵剿之。”高拱苦笑道:“反贼陈卿为官军所驱赶,就跑到了我的老家洪洞县。当时我高家一日三惊,夙夜不眠,惊惧于巨盗旦夕登门。那潘埙无能掩过,被张经老大人弹劾去职,而张老大人则带兵于洪洞平乱。一日,我母带我省亲,却路遇反贼,幸张老大人带兵来的及时,才没遭贼毒手。今知张老大人有难,便向阁老求个情,还上张老大人当年的救命之恩。”
“如此说来,这恩情就足够重了。”严嵩点头,这才拿起桌上的木盒打开,“这是多少银子?”
高拱见到严嵩肯收银子,便明白事情已经成了。
他笑道:“白银两万两,还请阁老笑纳。”
严嵩一听这个数字,立时有些动容。这么多的银子,如果是地方官送上来的,他绝不会惊讶。但是翰林可没地方官那么有油水,大明俸禄又是出了名的低,这两万两银子可就是巨款了。
“肃卿家中如此富有吗?”严嵩又放下了木盒。
高拱却不好回答,想了想才道:“如此多的银子我可筹措不来,这是向裕王借了许多。阁老应该知道,裕王殿下去岁可是赚了不少。”
严嵩却不想轻轻放过此事,反而警惕起来,“若非我严某老糊涂了,我猜肃卿这次来说情,是裕王的意思吧。”
“裕王可不会插手朝中之事,张经老大人即使能脱了死罪,怕也会被贬黜边荒,于裕王并无半点助力。”高拱十分自然的摇头道:“若非我的面子,裕王怎可轻易借银。”
高拱说的有道理,张经就是能免了死罪,怕也会被发配到边镇去带罪立功。
想到既然放过张经并没坏处,严嵩也就放松笑道:“这银子我只收你一半,大家本为同门,我又痴长你许多,岂能连这点面子都不给。剩余一万两银子,你拿回去吧。”
严嵩只取一半,剩余的银票竟真的连木盒一起推了回来。
高拱表面上感激,心中却十分不屑。对方收礼收的也是奇葩,居然只收一半还反送自己一个人情。
他这边送完礼出了严府不提,另一边的朱载坖,也没有闲着。
朱载坖给李成梁写了信,将营救张经之事讲了,让李成梁在辽东制造点紧急情况。
一但辽东出了问题,朝廷必然要调兵遣将。到时张经定会被安排到辽东之地,便能被李成梁和顾承光保护起来。
朱载坖这边刚刚写了信过去,却又接到了顾承光的来信。
顾承光现在辽东造船,所用木料极多。建州女真,起先还答应明人前去砍伐,后来见砍伐的木头太多,便要求用火器和弹药来交换。但是这样做了之后,感觉还是吃亏,便除了火器和弹药之外又想伸手要银子了。
对此顾承光并没答应,而是将砍伐树木的事情停了下来,派出新军在林场一带巡逻。以顾承光的意思,对这些女真人不用客气,直接打服了拉倒。只是一但打起来,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倒不是打不过。因此,便给朱载坖来信,请示决断。
朱载坖正想让辽东这边惹些事情,好吸引朝廷的注意将张经给发配过去,顾承光这封信来的非常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