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卑鄙之极
章节报错
因潘启在出发去南洋之前就告知了赵管家,大约这个时节前后福建的家眷要接来京城,所以赵管家提前又多雇了一些长随和丫头,外加一个厨子,一个帮灶。
一大家子主仆加在一起足有几十号人,幸好是个三进的院子,再小些还真就住不下了。
因朝廷已经禁止了人口买卖,人市早就取缔了,大户人家要用使唤丫头只能出去雇佣。
赵管家是京师当地人,让人去给城外村子里的亲戚捎了个信儿。听说商部侍郎家里雇丫头,附近几个村子里好多人家争着把闺女送来。
约好了一个日子,让她们都在亲戚家里齐集了,赵管家带人赶了两辆马车去了村子里。
从二十几个女孩子中挑出来六个干净利落,瞧着机灵些,模样也还过得去的,用马车拉回了城里。
吃过了午饭,赵管家将阖府的下人都齐集了,在二门前的空地上规规矩矩的站好,然后进内院去禀告家主母。
黄氏带了月如、韩氏及五兄弟一起出来,赵管家带着下人们一齐行过了礼,黄氏又将身边的家人给大伙作了介绍,大家就算是彼此认识过了。
乾隆赏给潘启的四个使唤丫头,虽说和他已经有了床第上的事体,但毕竟没有开脸,最多只能算是通房丫头,依旧是下人,只不过干些轻省的活罢了。
黄氏从里面挑出一个瞧着老成些的,让她做后院的管家,管着内宅里所有的仆妇丫头,接着又对大家说了些勉励的话,便让他们各自忙去了。
第二天刚交巳时,潘启已经在养心殿垂花门外候着了,有几个候见的官员比他来得还早。
只不过瞧着面生,从穿着的三品、四品官服来看,像是外省进京述职的按察使和道员。大概彼此都不熟识,所以俱都无话,只是静静的候着,各自想着心事。
等了约小半个时辰,见西暖阁的门终于开了,几个亲王、军机大臣自里面鱼贯而出,潘启知道是御前会议散了。
外面候着的几个人纷纷向走过来的众王大臣拱手见礼,这时一个奏事处的太监匆匆的向西暖阁里去了。
不一会出来,扯着公鸭嗓说道:“皇上有旨,召潘启觐见,其他候见官员先去军机处说差事,若有难决的,明日由军机上带着递牌子进来。”
潘启见宣召自己,忙躬身趋进天井里来,在西暖阁门前朗声报了名,听见皇上叫进,门外的太监掀起帘子,潘启进屋趋至拜垫前,打下马蹄袖跪了。
“臣恭请圣安!”说罢叩下头去。
“起来吧,赐座。”乾隆温声道。
待潘启在吴波旁边的小凳上坐了,乾隆问道:“家眷都接来了吧?安顿好了吗?”
“回皇上,蒙皇上恩典,臣的家眷都接来了,也俱都安顿好了。”
“嗯,你奏进来的折子上说得很详细,在彼处措置得也算得当,依你看朝廷该做如何应对?”
“回皇上,东印度公司当局拘押了爪哇前总督瓦尔庚尼尔,但就像我们之前猜想的那样,他们说是华人煽动作乱在先,东印度公司是被迫自卫。”
“臣当即质问道,你们带着武器闯进华人的家中,对手无寸铁的民众肆意屠戮,有这样自卫的吗?”
“彼方狡辩说,这些人明面上是普通民众,暗地里与城外作乱的华人相互串通勾结。为防着他们里应外合,不得已采取了行动。”
“卑鄙之极!”乾隆重重的将茶盏墩在几案上,愤愤的道。
潘启见皇上再无话,遂接着说道:“彼方绝口不提赔偿,只说当时在混乱当中也许会误杀了一些无辜的人。虽然事出无奈,但他们愿意给予一定的补偿,臣遵皇上旨意未予答复。”
“依臣看来,他们是断定了我国不会远渡重洋去与他们开战,所以才敢如此蛮横嚣张。”
“臣抖胆揣测圣意,不要彼方的赔偿,是为日后讨要说法预留地步。既然朝廷目下暂无意向彼方讨要说法,似应该下令中止朝廷与荷兰一切贸易往来。”
“如此不仅可对百姓略作交待,更向荷兰方面表明我国的态度,也暗合了将来再讨要说法的意图。”
“你说得不错,”乾隆道:“吴镜湖也是这样的意思,再加上一条,将国内所有的荷兰人驱离。”
“东印度公司方面拒不交出巴达维亚城里登记的华人名册,谎称已经在大火中焚毁,所以无法统计出被害华人的确发人数。”
“臣使手下买通了曾在东印度公司做杂役的爪哇人,据他说在乾隆五年初时,东印度公司当局登记的巴达维亚城华人总计有一万一千余人。”
潘启接着道:“后因东印度公司对华人屡屡的迫害,有一些忍受不了的人离开爪哇去了别处,目下巴达维亚城里的华人已经被屠戮殆尽,估计人数总在一万上下。”
“除了荷兰人以外,还有他们掌控下的一些雇员和奴隶也参与了屠杀,这些人都是当地人,但因当地民族众多,也实是难以厘清。”
“这事朕也想过,不能再去追究当地帮凶了,那样势必引起当地各民族的仇视,从长远看于我殊为不利。冤有头债有主,朕将来只冲荷兰人说话!”
“皇上,”潘启道:“据臣所知,巴达维亚城外还有散居着一千余华人,臣一直在想,朝廷要不要行文给荷兰方面,严令彼方不得再有伤害华人的行径?”
“还是不要,”乾隆道:“如此一来,岂不是让彼方以为我们原宥了他们这次的所为?断绝贸易,驱逐他们的国人,已经表明了我们的态度,谅他们也会有所顾忌。”
“一千余华人对他们已经构不成什么威胁,而且城外的华人远不如城里的华人富裕,没有什么财货可图,东印度公司不太可能因为他们再继续与我国交恶。”
“就按方才所议,你和吴镜湖与相关的军机大臣、各部的堂官议过后就行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