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学艺青城
章节报错
一个月后,罗公远开始传授内丹术,采用灌顶加持之法,一尘一帆盘腿坐在面前,罗公远掌心按在两人头顶,真气发出,顺着百会穴一路往下,经过承泣穴,进入任脉,过会阴,沿着脊椎入督脉往上,汇于百会,第一次稍有障碍,接下去越行越快。几个周天下来,两兄弟感觉轻飘飘的,神清气爽,罗公远慢慢收回手掌,道:“尘儿帆儿,为师用灌顶之法打通了你俩小周天,等于打开了储水池的闸门,今后不懈修炼,真气越来越多,功到自然成。”
自此开始,每天子午两个时间,兄弟俩都得打坐一个时辰,罗公远延发灵气,予以加持,两人内功修炼进境很快,十二正经,奇经八脉都充满着能量,微小的脉络遍布全身,在罗公远灵气加持下,也在慢慢打通。
除了打坐练气,武学是必须涉及的,一听学武,兄弟俩非常兴奋,第二天一早就起床等在后院,武功有也由赤阳子教授。道士行走江湖,并非都靠道术,大多数道士限于资质或者没有名师指点,并不能学到道术,日常遇到歹徒,也只能靠武功防身,即使修到极致,道法也未必克制得了对手,这时候也得靠武功近身搏击,所以道教各派都重视武学的修习,从内丹术延伸出的武学,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青城武学走的是轻灵风格,创派祖师认为修道之人必须仙风道骨,轻灵飘逸才能符合身份。后山有一处山谷,天地灵气充沛,树木异常茂盛,相传曾有9龙在此蛰居,每当雨后,云雾缭绕,祖师从翻滚的云雾中悟出36式浮云剑法,端的是变幻莫测,锐不可当。但是掌法和剑法绝然相反,走的是厚重古拙路线,一力降十会,依仗的就是内力运用比别人巧妙。
赤阳子是由武入道,入道门前是川南天阳掌的三代弟子,武功走的是阳刚一路,年轻时好勇斗狠,四处找人比武,少有败绩,不可一世,终于有一天被内家高手用阴柔掌力击伤督脉,腰背酸痛,久治不愈,后得高人指点,拜入浮云观,修习内功,终于得以痊愈,从此收起好斗之心,专心修道,闲时把自己的天阳掌和青城内功结合,精炼为浮云十八掌,也是至刚至阳一路,威力非凡。
这时江家兄弟的武学就由赤阳子传授,赤阳子拿着盛满水的两个脸盆,命令兄弟俩用手掌击打水面,要求发出巨响而水不能溅出来。两人不解其意,遵命拍出,啪啪声中,两人浑身溅满水,周边道士哈哈大笑,罗公远也不禁莞尔。赤阳子一脸严肃,细解发劲技巧,原来这门掌力,要求的是发劲迅猛,在触敌一刹那吐出内力,让敌人退无可退。仔细讲解后,兄弟俩内功已有根基,慢慢就领会了,初始拍击水面都会溅起巨浪,慢慢的水花越来越小,最后只听得啪啪声响,而脸盆波澜不惊,这已是几年后的事了。
至于浮云剑法,走的是轻灵一路,赤阳子命令兄弟俩在密林中练剑,自己在旁不断把树枝扔向2人,要求在击打树枝的同时,自身不能和林中树木接触,练剑的林中树木越来越多,赤阳子扔出的树枝也更多更快,两人一场剑练下来,往往都是衣衫褴褛,狼狈不堪。不知不觉间,兄弟俩的剑法和轻功身法都在突飞猛进。
罗公远边上观察,发现一帆的勤奋程度稍逊于一尘,不但练武这样,有时白天辛苦,子时打坐也会偷懒睡觉。
罗公远也不说破,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浮云观一派,特讲究悟性,未必清修苦练就能成就大道,眼前观中的这么些道士,除了下山的单青岩,少有资质上等的。
练武的间隙,赤阳子把道家的医学悉心教授,此时医学已经体系完善,以黄帝内经为基础,东汉长沙太守张仲景著有伤寒论一书,被尊为医圣,隋唐道士孙思邈也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奇才,著有千金要方,唐新本草,被誉为药王。
道医比世上流传的医学更为神妙,除了传统的汤药和针灸外,还有灵疗法,也就是符箓和祝由术的运用,一帆一直想着自己妈妈生病时,父亲请大夫来,白花花的银子送出去,不然可以为自己和妹妹买好多的零食,所以对于赤阳子传授的医学倒是下了不少苦功,不懂就问赤阳子,这个师叔祖也乐得教导。
山医命卜相,命卜之术也就是算命和占卜,一个算的的长远的命运,一个则是短时间内可能发生的事,至于相,也就风水,作为一个道士,这几门学问都得学习,至于能够领悟多少,看各人天赋,兄弟俩同样学习,几年后就看出不同了,一尘对内丹术和武学学的更深,而一帆则在其余四门花费的功夫更多,切实学到了罗公远答应教授的一技之长,而且远不止一技,今后吃饭肯定无忧了。
罗公远这几年再没下山云游,抓紧炼化体内浊气,争取在天庭的旨意到来之前征得天仙之位。江家兄弟隔段时间边下山一次和家人团聚,一帆也尝试着自己开方给母亲治病,几次下来,残留的病症丝毫无存,慢慢的,回家就有人找上门请这个小道士医生把脉开方,无不手到病除,名声大噪,江立泉开始帮儿子收取诊金,家境也开始宽裕起来。
刚开始来回得4天,随着轻功的进步,一天时间就能赶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