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2)
章节报错
孟秋成摇头一笑,没事,皮外伤而已。
说话间,眸子已经飘向不远处的锦汐身上。可见她正与梁王说这话,心下有些不甘的将目光收回。匆匆道了一声告退,便带着阿羽等人离了宫。
今日她锋芒初露,宫中是不敢多留了。其余的事情,也只能等到明日入宫,在呈请皇上。
可这一切,都被辅成王与张书礼看在眼里。二人对视一眼,似是已经明了,却又各怀心思。
第二日,御书房中,魏元齐坐在龙椅上,看着张书礼上呈的奏折。勃然大怒,一把将奏折摔到地上。
刘喜急忙端上董妃准备的凉茶送到皇上面前,皇上,您且消消气。
魏元齐接过凉茶饮下一口,放到桌上。
张书礼呈上来的奏折清楚表明了这一次参与庸王谋反一事的官员,除了庸王和太后一党的官员,还有不少是他未曾想过的。单是城防营,大半都是庸王的人,就连只有他可以调动的御林军中也渗入了庸王的人。
若不是庸王谋反,将这些人拉了出来,他怕是还需花上好些时间,才能将这些人一个一个铲除掉。
魏元齐深吸一口气,平息了下怒火,孟秋成,这一次你的功劳最大,你想要什么赏赐,朕都恩准。
孟秋成低头跪在地上,沉声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臣不敢以功劳自居。只是臣还有一事,想要禀报皇上。
她抬起头,沉思了一会儿,此事,事关重大,与太后庸王有关。是关于皇家的一个秘密,臣不敢妄言,令宫中人人猜忌。所以还请皇上屏退左右,听臣详细道来。
魏元齐对刘喜点了点头,刘喜遂细着嗓子喊道,都退下吧!
御书房中伺候的太监宫女,一并退出,刘喜最后出去,将御书房的门带上。又与外面的侍卫道,皇上与孟大人商量国事,任何人不得求见叨扰。
两个侍卫沉声道了声,是!
御书房中再无旁人,魏元齐又道,孟秋成,你要与朕说何事?
孟秋成抬头挺胸,一双眼睛无惧上位的压迫,腰背如松,笔直而起。
微臣要说的是,庸王的身世。
这个秘密对所有人或许都是秘密,但对魏元齐来说早就不是秘密。孟秋成知道,这天下事情,没有能够瞒得过天子的。何况这位天子,本就聪慧。所以她一开口,魏元齐就惊诧不已。
这一丝细微变化,深深落入孟秋成眼中。
一张原本压制住怒气的脸上,瞬间冷成了一块冰。魏元齐低声道,孟秋成,你可知道,你说的是什么?
微臣知道。
知道你还敢说?
因为微臣不得不说,此时关乎的是公主生母宸妃之死,还有永乐寺上下一百多僧侣的性命。微臣就算再糊涂,可人命关天,微臣不敢欺瞒。
她盯着魏元齐的眼睛,稍稍吸了口气。太后,庸王,永乐寺大火,这些事情让她一直想不通。若不是庸王的那处别苑,她还真猜不到其中原由。现在,一切都能解释的通了。
这是皇家最隐晦的秘密,也是先帝最忌惮的事。因为庸王乃是太后与异姓王柳闵晖所生,先帝避而不谈,是因为当年先帝要依仗着太后娘家的势力。先帝与太后之间的关系微妙,这种微妙在先帝生病之后便被打破。
宸妃那时已有身孕,先帝担心太后加害,便匆匆立了皇上为太子。先帝原本是想将皇位传给宸妃肚子里的孩子,可惜,宸妃生的是个公主。
后来先帝自知时日无多,而众多皇子之中,皇上其实并不算出众,但皇上毕竟是太后的亲生子,虎毒不食子,所以当年先帝将这皇位传于皇上。
在皇上和庸王之间,先帝对皇上远比庸王亲近的多。想必,皇上也有感觉。至于太后,虽然皇上和庸王都是亲身骨肉,但一个是与自己心爱人所出,一个却是心不甘情不愿。所以太后一直以来,对皇上十分疏远。
就连这一次,庸王谋反,太后亦是站在庸王那一边的。
魏元齐目光收缩,冷笑一声,孟秋成,你是长安县令,却对朕的家事如此清楚。你今日御书房中的这些话,朕便可赐你死罪。难道你当真不怕死吗?
孟秋成毫无惧意,轻轻摇头,皇上不会杀微臣的,因为皇上需要借微臣的手,除掉皇家这令人不耻的秘密。
哈哈哈!魏元齐忽而大笑,孟秋成啊孟秋成,你果然与众不同。难怪安荣会看中了你。只是你若真心帮着庸王,今日你也必定会被庸王视为心腹,得到你想得到的一切,你又为什么会帮朕呢?
孟秋成再次叩拜,一山不容二虎,臣只忠贤明之主。庸王虽对微臣另眼相看,可对天下人命,视如草芥,绝不是贤主之选。
魏元齐听罢点头,呵,你的事迹朕也有所耳闻,贪财好色,长安城中商户闻而色变。你这个县令做的是民怨极深。如今你却告诉朕,你只忠贤明之主,岂不是笑话?
皇上,臣一没有烧杀抢掠,逼良为娼,二没有做对不起皇上的事。所以臣,不怕外面流言蜚语。朝堂之上,遭人陷害的往往都是忠臣良将,臣这样做,也是为求自保。
为求自保?难道朕的江山还容不下忠臣良将了不成?
皇上,不是容不下,是奸佞当道,防不胜防。这一次皇上虽然赢了庸王,却也是赢得险。那些暗中窥视之人,自然也已经看到皇上掌权的心思。皇上想要掌权只会更加难。所以,皇上需要一个微臣这般的人,替皇上分忧。
永乐寺大火一事,微臣已经有了人证,恳请皇上准许微臣调查此事。皇上贸然除去庸王,太后必然以死相逼。皇上忠孝道,可庸王留不得。皇上可借此事斩草除根!
孟秋成眼中凝结出一道光芒,这光将她突显的更像是处事不惊的谋臣。
魏元齐心头一惊,他的确需要这样的人,但这样的人留在身边,也是个隐患。若是有一天他突然像庸王一样反了,就会是个大麻烦。
他冷静的看着孟秋成,只最后还是同意了。
孟秋成走后,刘喜才进来伺候。
魏元齐叹息一声,刘喜,你说朕这样做,究竟是对还是错?
刘喜低头一笑,皇上可听过一句话,蝼蚁之人,最是长寿。孟大人虽然行事作风不太受人理解,但正因为如此,他才能苟活至今。皇上身边缺一个这样懂得自保,又能替皇上解决难题的人。只要皇上能掌握住他的命门,皇上还担心什么呢?
魏元齐思量许久,才点了点头,是啊!朕要牢牢掌控住一切,便不再怕任何变化。刘喜,去安排一下,明日朕要去华天寺亲自上柱香。
刘喜点点头,是,皇上!
作者有话要说: 孟秋成:你和梁王牵手了?
锦汐:没错!
孟秋成:哪只手?
锦汐:右手!
孟秋成二话没说,抓起锦汐的右手使劲搓揉起来。
锦汐:???你干什么?
孟秋成一脸认真:搓掉他的气味,盖上我的,这样别的单身狗就知道你是我的女人了。
锦汐握了握拳头,压低声音:哥屋恩!
感谢小天使们的支持,
不过看到很多小可爱站邪教,我的内心有一万只草泥马颠颠的跑过。
哈哈哈,还有小可爱觉得锦汐配不上咱们小孟,
我只想说,no,no,no,
锦汐也是个精明狡猾的小狐狸,明天就知道了。
感情是相互的,一方给予,一方索取的感情不长久,
所以本文不存在掰弯,和单方面示好。
请小天使们放心大胆的食用吧!
第59章
大周一百四十三年庸王承乾门造反,史称承乾门之变。富察尔泰护主有功特封骠骑大将军,孟秋成擒贼有功,升御史中书郎一职。
查办庸王余党二十七人,收押天牢。
太后几次三番求见皇上,为庸王说情皆都被阻。
辅成王府,魏光谦父子二人端坐厅前,二人都未说话。
魏元昊按耐不住,开口问道,父王,您今日叫孩子来,究竟是为何事?
魏光谦还未说,一个巴掌就已经打了上去。眼底还带着怒气,一张与魏元昊相似的面容上,尽是严肃之色。
魏元昊捂着脸,低头,父王是在怪罪孩儿吗?
这一巴掌是在提醒你,做任何事之前都要三思。这一次回京,一来是为了皇上的事情,二来也是为了你。
那个青楼女子既然入了宫,你就不该惦记。你以为你背着为父做的那些事情,为父一点都不知道吗?十万两,为了这个女人你竟敢拿出十万两去青楼。孟秋成是个贪官污吏,你却和他争女人。为父的脸都让你丢尽了!
魏元昊急忙起身,跪在地上,父王,孩儿是真心喜欢锦汐姑娘的。
真心喜欢又如何?你是我的儿子,你的王妃必定是名门之后。这等青楼女子,你想都别想。这一次为父回来,就是为了你的婚事。张丞相的女儿才貌双全,且张丞相也有意与本王联姻。
为父已经答应了张丞相,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下了。为父都安排好了,过几日,你与那丞相小姐见上一面。张小姐知书达理,你一定会喜欢的。
魏元昊心有不甘,但在魏光谦面前却不敢将这样的不甘直言表达出来。他深知自己父王一心让自己与张丞相的女儿联姻,绝不仅仅是因为张小姐出自名门。更重要的是,张丞相在朝中的势力。
以往,张书礼与魏光谦之间并无多大联系,一个长居京都,一个久驻边关。现在突然多了这样的一门亲事,魏元昊明白,他无论如何都没办法反对了。
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那份不甘让他越发难以平静。
美貌女子他见的多了,可真正让他牵肠挂肚个却只有锦汐一个。从见到的第一眼,便已经被她吸引住。
现在让他放弃,他自然不愿意。他一下从床上坐起,握了握拳头,他得不到的东西,谁都别想得到。
永乐寺大火一事,由景荣公主牵头,皇上亲自任命,由孟秋成来督办。为方便查案,特赐了行宫令牌,自由出入皇宫之中。
有了这行宫令牌,除了方便取证永乐寺大火一案的线索,还可以趁机调查当年的那件事。当然,也方便了孟秋成见一个人。
庸王谋反被关押,皇上也就无暇顾及这百花榜榜首。后来由宗卷处的总管太监,找了刘喜,说是想调拨两名识得字的宫女帮着打扫整理。
这进宫来的宫女多是因为家里贫穷,饭都吃不上,谁还顾着识字呢。最后选来选去,便选了的锦汐和另外一名宫女一起。
而那一名宫女,恰巧是献舞当日,提醒过锦汐的那名宫女,名唤闾儿。
这宗卷处的总管太监王壬安年事已高,头发也已经全白,走路都有些颤颤巍巍,昏花的老眼盯着锦汐,问道,怎么就你一个人,还有一个呢?
锦汐行礼道,回公公,闾儿早上被刘总管叫了去,因为此前闾儿一直是宫中舞女,循例,当与乐坊处的管事交代。
王壬安点头恩了一声,又道,这宗卷处啊,事情不多,可惜此前有两人到了出宫的年纪,杂家留不住,这才向刘公公要了你和闾儿过来。在这里,没有重活,但却也要注意。
别怪杂家没提醒你,这皇宫不比在外头。你们要时刻牢记,祸从口出。不管听见什么,看见什么,都不得声张。所有事情都给杂家烂在肚子里。
今儿呢,孟大人受皇命调查找永乐寺大火一案,来咱们宗卷处查找当年的当年的宗卷记录。孟大人说了,他手受了伤,不太方便,所以呢想找个机灵些的人帮忙。既然闾儿不在,那你就去帮忙吧!
锦汐等着王壬安说完,连忙又行礼道,是,公公!
宗卷处是存放宫中记录每年大事例簿的地方,大周自开国以来,宫中的一些大事都被记录在册,还有一些是谋反的详细记录。就庸王这一次的谋反,不久也将被记录在册,留在宫中。
锦汐推开宗卷室的门,入眼的是一列一列的书架。书架每一层,都满满当当,全是宗卷记录的事例簿。
整个宗卷室四周的窗户与别处也不一样,全都推不开,是封闭的。唯一的出口,就是她刚刚推开的那扇门。
门外的阳光投到门槛之后,因为每排书架都十分高,又全都塞满了事例簿,所以里面的光线很暗。
锦汐站在门口,看不到孟秋成的人影,喊了一声也无人回应。以为孟秋成还未到,是那王公公年事太高,记错了。
她便抬脚走了进去,经过书架,顺便看了一眼。历朝历代的宗卷都被整理归纳的十分清楚明了,但到了先帝时候,宗卷就变得凌乱起来。
想必是此前离开的宫女还没有来得及整理。
她顺手拿起一本翻开看了一眼,上面记录的是先帝登基时的事情。正看的投入,忽而大门被人关上,她回头却没还是没有看到人。
心中微微一紧,便出声问道,孟大人,是你吗?
没有人回答,她越发紧张,再次出声问道,孟大人,是不是你?
她站的位置,正好有些阳光从封死的窗口透过,光影之中,一个黑影伸出手渐渐从后面靠近。她用余光看着那黑影,等那手伸过来的时候,猛然转身,一脚踢过去,立刻就被人死死抓住。
怎么一见面就动手动脚呢?孟秋成好笑的看着她道。
放开我,你快放开我!
孟秋成急忙放下她的腿,上前捂住她的嘴巴,你小点儿声,这里可是皇宫。你不知道,现在皇宫之中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我。
话一说完,身子又向前挪动压在锦汐身前,与她只有一手之隔。两只眼睛,望着眼前人,呼吸也蓦地变急促了些。
二人皆都沉默,只有鼻间的吸气吐气声,将安静的空气带出了几分暧昧感。
锦汐脸色一红,急急推开她,低头道,因为永乐寺大火一事么?
孟秋成又走近她身边,回道,算是吧!景荣公主在这时候提这件事情,皇上自然是要彻查的。
锦汐明白她话里的意思,忍不住小声问道,皇上是不是都知道了?
孟秋成眯眼一笑,知不知道你现在心里应该很清楚,只不过,知道也好,不知道也罢,庸王这一回必死无疑。你放心,永乐寺的事情,我一定会仔细调查。如今有了张统领这个人证在,再找到庸王放火的证据。便能定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