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章 佛心依旧
章节报错
看着辩机和尚仍然不想放弃还俗的念头,佛祖沉吟着又说道:“
那人却拼命抓住松树上垂下的藤条,吊在半空。这就是人的真实姿态。
啃食藤条根部的白黑两鼠表示白昼和黑夜。也就是日夜交替,时间流逝,生命终将结束。
下面的三条龙中,红龙比喻“恼怒”,黑龙比喻“欲望”,青龙比喻“愚痴”。
恼怒、贪欲、愚痴这“三毒”糟蹋着我们的人生,但这“三毒”却是由我们的心制造出来的。
从出生到死亡,人需要单独走完全程。
这个过程中,不仅时刻受到死亡的威胁,也时常受到源自我们内心“三毒”的威胁。
所以,释迦牟尼倡导持戒,告诉我们必须抑制利己心,抑制烦恼。
当然,利己心和烦恼,是人生存所必需的能量,不能一概否定。
但是与此同时,它们有剧毒,让人陷于痛苦,甚至断送人的一生。
这样的利己心和烦恼,是把我们引向不幸、毁灭我们人生的元凶。
但另一方面,人类原本也具备美好的根性,它与烦恼处于对立的位置。
比如乐于助人,为他人尽力就能感觉到喜悦等。这种美好的心灵,每个人都具备。”
当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还能够坚持内心的情感吗?
这是很严苛的考验。
辩机和尚猛的抬头看向如来佛祖,他为什么这样说,是要威胁自己吗?
他想起曾经死在佛祖面前的那些情侣,忽然醒悟了,佛心依旧狠毒,不会因为自己是辩机和尚,一个年轻有为的僧侣就会另眼相看的。
“你要处死我?”
辩机和尚怔怔的看着金莲之上的大日如来,语气不甘的说道:
“看来你的慈悲之心只是在口头上,不会真正的施恩在广大的民众身上。”
到了现在,他也不管什么报应轮回了,更不管什么佛法森严,硬是将心里话都说了出来:“在你的眼里,只有可以利用的民众,利用他们对于佛教的信仰,而去做一切供奉香火的事情!”
肃然!
整个大雷雨寺中没有一丝声音,就连观世音菩萨都不敢喘气了。
这番话也太大胆了,真是藐视佛祖,藐视佛教到了什么地步!
真是不想活了!
大日如来脸上的笑容不见了,连装都装不下去了!
他怒目瞪视辩机和尚!
而辩机和尚却丝毫不畏惧!
如果不能还俗,不能跟心爱的人在一起,活着又有何意义!
悠悠晨钟,沉沉暮鼓,须弥山沐浴在缥缈云气之中,从初升的旭日到傍晚的残霞,天际风云变幻,白云苍狗滚滚而过,时光终究不曾为任何人而停留。
人世间,一世光阴,却又有几许人儿,可以相伴终老,一生不变?
谁愿意孤苦一生?谁愿意孤单度日?若不是情到深处难自禁,又怎会柔肠百转冷如霜。
红颜远,相思苦,几番意,难相付。十年情思百年渡,不斩相思不忍顾。
铃铛咽,百花凋,人影渐瘦鬓如霜。深情苦,一生苦,痴情只为无情苦。
在辩机和尚的耳边,诛仙的词句一一闪过,那么的深情,那么的诛心!
“如来佛祖你看我沉沦魔道,我却笑如来心中痴迷,这世间万道,皆在道理,难道你的岸方是岸,我的岸便是海吗?”
这句话太大逆不道了,但是辩机和尚还是大胆的吼了出来!
当着三千佛陀,但是众目睽睽之下,大日如来也不能怎么样,不过眼眸中的杀意非常的明显!
“时光如长河中的水滔滔向前,从不曾停留半分。
最初的感动,最初的记忆,那无数曾深深镂刻心间的丝丝缕缕,原来,终究还是要被人遗忘。
我只是突然觉得,这天下苍生,与我又有何干系?我毕生心愿,原只是想好好平凡过一辈子罢了。
我不要学佛,不要成仙,甚至连长生不老我也不想要的。
从小到大,不知道有多少人讨好我,不知道有多少人颂扬我,甚至送了多少奇珍异宝,可是……”
辩机和尚抬起头,凝视著如来佛的眼睛,轻轻道,“就算全天下的珍宝都放在我的眼前,也比不上她嫣然一笑的影子。”
“若你执意如此,本座已无话说。”
大日如来终不能当着众佛陀斩杀了他,只能淡淡的说道:“只希望他日不要后悔!”
辩机和尚离开了灵山之后,尚自觉得如梦一场。
这一次的灵山之行,真是太凶险了。
回到长安之后,辩机和尚继续跟高阳来往。
一个是举止儒雅、容貌俊秀又谈吐不凡的年少公子,一个是高贵美丽而又活泼开朗的公主,他们的相遇太美好。
得知佛祖召见辩机和尚之后,秦昊的心里不安起来。
他知道在历史上,他们是没有好下场的,当时,已为人妇的高阳与出家为僧的辩机,突破了世俗礼教的束缚,走在了一起。
可悲哀的是,房遗爱在两人的爱情中起到了推波助澜和挡风的作用,为两人的私下幽会提供了相当便利合适的条件。
暗自来往了几年,辩机和尚被选去翻译经书,一走就是要几年。
高阳公主悲伤不已但又无可奈何,只能将自己的近身玉枕赠与和尚,让其思人的时候还可以睹物。
辩机和尚一直知道与公主这是大不违,却又克制不了,想趁此机会忘掉公主,斩断他们之间的联系。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就这样,辩机贴身带着公主的玉枕开始了译经之路,如果心里不爱,又怎会随身携带呢?
可是后来东窗事发了。
因为玉枕被偷,衙门抓到了小偷看到了赃物中的皇家女用玉枕。
顺藤摸瓜,一番彻查后,辩机与高阳的私人感情大白于天下。
对于他们来说,两人之间是纯粹的爱情,但是对于世人来说,这是最龌龊不堪的私通。
只被人唾弃而不会被祝福。
况且两人当时的身份,一个是已为人妇的皇家公主,一个是颇负盛名的得道高僧。
这样背负着无上信仰、荣耀、颜面的身份,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为世俗所不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