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人太多,不可能人人都去敬酒啊,想想也知道人家应付不过来。

人家好歹是领导来着。

自己心里得有点数。

但乡亲们心里都没数,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跑过来,要给许娇娇两人敬酒。

实在是许娇娇的那一番话,把他们说得心潮澎湃,激动得不行,觉得彼此的距离也一下拉近了好多。

敬就敬吧!

许娇娇来者不拒,不过都是浅抿一小口,数十人过去后,一杯小黄酒还在杯子里……

廖青大叹她功底深厚,也有样学样,都是浅尝一口。

他如今的身份不同了,也没人非要劝他一口喝完,或者说喝得太少了。

但就算这样,两人吃饭的功夫也毫无疑问的被耽误了。

好在,整个场子上也只有十桌席,人再多也有限,总不能站在场外的人也拿个杯子来敬酒吧?

许娇娇第一次发现,场面铺小了并不全是坏事?

吃个饭还吃出了忙碌的感觉,她原本想问问酒坊的事情来着,现在也没功夫了。

一场热火朝天的酒席总算吃完了,许娇娇见缝插针,逮着空儿就吃,肚子总算是捞饱了。

最后一碗丸子汤上桌后,就该下席了。

丸子汤又叫滚蛋汤,意思很直白,就是说你吃了它就该滚蛋了,轮到别人了。

喝水,擦嘴,让位。

为这桩小事,许张氏还专门跟许娇娇商量过,这个主桌是不是不上滚蛋汤了,把时间延长一下,吃好再下桌?

许娇娇当时回说不用了,照旧,这点小事还搞特殊化?

流水席的特点就是快,快的只需要一刻多钟就下桌了。

慢的就不好说了,有些没眼力见的,捏着酒杯跟人胡吹海侃,拖上大半个时辰的都有。

什么样的滚蛋汤端上来,都不好使!

脸皮厚的人,是有他独到的心理优势的,旁人没法比。

只要有一桌这样的,这流水席就流不起来了,因为厨房都是一轮一轮安排饭菜的,不可能分开上几桌,那是照顾不过来的,也不合规矩。

好在,老许家的宴席上,没出现这种缺心眼的。

快是快了,奈何人多,足足两个多时辰后,客人才都吃完了,送走了。

幸好老许家办这种事已经有经验了,开席很早。

善后的收拾桌子碗筷这种事,就不用许娇娇和许张氏几个主要人物操心了,就一起关进了屋里,开个小会。

主要是许娇娇想了解一下,酒坊现在的情况。

她其实已经不需要酒坊这个产业了,但老许家这么多人,总得有点事干,如果都在地里刨食,那没啥大出息,发不了大财,人总得往上走不是?

这个大陆的人还习惯于重农轻商,农耕时代,这样做无可厚非,但一个国家要想比别人更强,那就必须得搞好两样东西:工业和商业,说白了就是要有生产力,要有钱。

当然还有科技,暂时不提。

这些理论,许娇娇已经跟朱皇说过了,当然是采取比较婉转的方式,朱皇也觉得很有道理,会慢慢推行。

这样的话,酒坊的生意也可以继续运作,将来成就也不会低了。

还可以此为跳板,迈入别的行业,老许家的路子就会越走越宽,只种地的话,太限制人的思想和活动范围了。

把这些大致一说,许有德虽然仍是舍不得他的那些地,但不妨碍他觉得这些话很有道理,许张氏和许家几兄弟,也都觉得这条路不错,前途光明。

廖青就不用说了,他是无条件相信自己的媳妇。

许家核心人物都在场,几人七嘴八舌,就把事情说清楚了。

酒坊现在的流程基本没变化,许老五的媳妇段家现在负责窑厂,又在山里挖了两座大窑洞,专门烧制各种坛子罐子。

样式还是沿用许娇娇以前的,老百姓对于美观的要求不是太高,目前还对付得了。

只是这个烧制工艺,要慢慢提高才行,这不能落后于人。

这得有感兴趣的人专门去研究。

许老五没时间,那老许家其他人,比如二郎和五郎,看谁有兴趣,如果他们都不愿意,那就在段家里面找人,先跟着许老五学,然后必要时再出去考察,嗯,再出去跟大师傅学。

这学好了,也是一门大手艺,将来也是热门人才。

许娇娇一一交待。她一年到头有大半时间不在家,这些很难亲自督促。

至于酒坊这块,老许家人是最注重的,也早就步入正轨了,倒是没什么好说的。

新修了仓库,再次招收了一些工人,现在周边几个村子都建了半成品酒坊,以供应许家,流程很成熟。

还有比较重要的取水方面,清溪许酒用的都是山泉水,现在每个泉眼,都划分到了村子,各用各的,万一哪个村出了问题也好找出源头。

窑厂、泉眼,这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