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威听他这么一说,立刻认出了陈卓,颇为激动地站起来,一把抓过陈卓的手,不好意思,没有认出来你,实在是太年轻了,真想不到你这样的小小年纪就能有那样的勇气和智慧,太了不起了!

陈卓连连谦虚,就是一时上头,当时我也不全是舍己为人,自救也是一个出发点,新闻上把我说的跟活佛似的,其实是夸大了。

那可是二十九条人命,你这样谦虚可就有点儿过了,无论以什么标准你都是英雄,李明威的言行多少还是带有一些职业特点的,一句话就盖棺定论。

行行,您说啥是啥,快坐下吧,您这身子别站着了,对待领导干部,陈卓自有另一套处事方式。

李明威表现出东北人特有的热情,来来来,坐我身边来,老乡见老乡,咱们聊聊。

陈卓没敢乱做主,看了眼身边的孙笑川。

孙笑川乐不得陈卓能以最快速度跟李明威搞好关系,看我干什么,李书记让咱们过去,赶紧的啊,他还特意放弃了标准的普通话,用上了东北口音。

李明威这才注意到孙笑川,这位是?

我表哥,陪我一起来的,陈卓随口道。

一下看到两个老乡,真好!

陈卓和孙笑川绕到了前面的座位上,陈卓挨着李明威,孙笑川挨着陈卓。

刚坐下,李明威就十分好奇地问道:你当时害不害怕?我小时候可是经历过一次火灾,那时候农村家里的柴火着了,把半边房子都烧塌了,我那会儿还只是在外面看着火烧,腿就软了,要是人在里面,我根本不敢想象我会怎么样,估计自己都救不活,更别说救人了!

我那会儿情况有点儿特殊,主要是火刚起时我就发现了,这就给我了反应的时间,我才能组织同学们砸墙自救,如果不是提早发现,我也别说救人了,你们看到的新闻肯定是三十个风华正茂的学生死于火场。要说害不害怕,怎么可能不害怕,可在求生欲望的驱使下,也没工夫想那些。

李明威的丈夫道:这就是英雄跟普通人不同的地方,在关键时刻能够冷静下来,换做我们,就算有那个心思也没有那个心态,那种极端环境下,人心一乱,一切就都来不及了。

这说的是实话,所以一般人夸我什么英勇无畏啊、舍己为人啊,其实我内心是不敢应承的,因为我知道我够不上这些大词,但你要说我当时足够冷静,这我是可以承认的,陈卓道。

李明威点点头,这才是英雄该有的样子,是咱能做到的咱就承认,不是咱就不吱声,这样大家都得劲儿。我这些年再村子里扶贫也是这样,在基层工作,最难的就是让老百姓信任咱们,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工作就好展开了,我用了两年才敢说做到了这一点,真不容易啊。

陈卓虽然没有弄清楚两件事儿咋能扯到一起的,但不妨碍他说好听的,所以说,您做的事儿更加地重要,一百多户那就是几百人,解决了他们的贫困问题,就等于解决了老人的养老问题和孩子的上学问题,这功绩被怎么称赞都不为过,我打心眼里敬佩你们这些为最穷的那群百姓办实事儿的父母官。

天一旦这样聊起来,两边就都舒服了,这倒也不是说陈卓和李明威喜欢奉承,没有人不喜欢听别人的赞美,关键是这赞美要怎么说,从谁的嘴里说出来,悬浮再空中的赞美是假的,但凡智力健全的人都不可能喜欢,但像现在这样就不一样了。

首先,虽然陈卓和李明威在社会地位上表面看起来是不对等的,一个是国家干部,一个是刚刚上大学的学生,但在这一号演播大厅的特定环境下,他们又是对等的,因为他们都是感动华夏的十人之一,只要对等,那对话语的容忍度就会放宽。

其次,陈卓的赞美是落在实处的,不是浮夸的歌功颂德,而是从养老和教育两个角度给予肯定,这对基层的干部来说,是最舒服的褒奖,多少都不嫌多。

李明威露出笑容,从她的脸上还能看到风吹日晒的痕迹,皮肤要比同龄人粗糙,这就是她的军功章,看来你对扶贫工作是有研究的,家里也有做这方面事情的长辈吗?

这就等于变相地肯定了陈卓的赞美,既然找对了路,那陈卓可就要开始飙车了,家里长辈都是普通的国企工人,但我有贫困户同学,从小学到大学都有。可能因为家庭教育的原因,我父亲是军人,他从小就教育我必须团结同学,要帮助锄强扶弱,所以我跟这些穷苦同学关系都很好,对他们的情况了解的也就比平常人多一些。说实话,这个话题非常沉重,一般情况我是不愿意提及的,提起来我就揪心的难过。

你说的太对了,你说的这些换一个人听的话可能简单说两句可怜也就过去,但我不一样,我在贫穷中摸爬滚打了一年,我深有体会,这些穷困家庭的孩子,往往是最懂事,又最愿意学习的,可命运却对他们最不公平!李明威说到这里,眼中泛着泪光。

陈卓重重的点点头,没错,我的那些同学无一例外都是学习非常好的,可他们甚至连一天三顿饭都不能保证吃饱,更不要提什么营养了,有时候我真的很想让我父母把这些穷苦同学接回家,让他们做我的兄弟姐妹,可我家也没有这样的能力。幸好,国家的扶贫工作一直在进行,涌现出一大批像您一样的基层干部,带领着他们摆脱贫困,我替我的那些同学,谢谢你们了,他说到激动处,就要站起来给李明威鞠躬。

李明威赶忙拉住陈卓的胳膊,这孩子,说说话就激动成这样,我们的一切都是国家给的,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是应当应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