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四十四.父母与期望与胆怯
章节报错
成年人,在孩子们眼中18岁并不代表他们就成年了。上了大学才是。
如果采访任意一个学生,问他期不期待大学生活。他一定会回答期待。
因为他的父母、老师每次劝他学习的时候,都会说,现在吃苦是为了明天更好。
“你忍一忍,等到了大学随你怎么玩。”
他们一直在你耳边说着,等考上心仪的大学你就解放了。于是你高考结束的那天,撕了许多书,心情前所未有的愉悦。
舒琳也不例外,高考完的那天,她的全身心都如同被解放了般。她回到自己的床,睡了一个下午。不会有数不清的作业、试卷,不用半夜惊醒只因梦到自己考了本三,也不用一遍一遍地对自己说“到了大学就好了。”。
对她而言,高中已不是生活,而是在受刑。
初中三年过去,她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心仪的高中,却不是以最完美的方式。
中考她失利了,在所有人都认为她能公费考入重点高中的时刻,她发挥失常,只能以自费被录取。
因此,她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为紧张。
舒琳相当自责,得知结果的那个暑假,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门里哭。
父母安慰她,“不要紧,高中三年好好努力,争取考上清北。”
原本,她是有考上清北的野心的,现在她却不确定了。而后的月考结果,也清晰地显示出这点。二十名,非常平庸的成绩。
你的天赋已经到达瓶颈。分数如此地告诉她。
其实这结果不是特别差,毕竟她所在的学校是从几万考生中筛选出的前一千名。世上优秀的人很多,舒琳从不认为自己是特殊的那个。
无非就是别人比她更优秀而已。过往仅仅是过往,她不能再沉溺于过往的成绩,要重新开始踏踏实实地学习才行。
但是,承认自己平庸不算难事,承认自己的儿女平庸却是比登天还难。
当舒琳告诉她父母结果时,她的妈妈只是笑着对她说,“没事,就是偶尔不在状态,下次你一定能考到前五。”
而她的爸爸还在跟别人说,“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你看我就不管我家女儿的学习。读书是她自己的事,家长管太多反而会加深她的依赖性。”
她的亲戚们并不知道她在学校的情况,只知道她是他们家族唯一一个考上重点中学的。于是对着舒琳一阵猛夸,顺便教育自己的儿女,你要学学你的小姨。
而舒琳,只能挤出一丝微笑。
三年后,她已是连笑也笑不出来了。
分文理科之后,舒琳重回了前三的位置。她仿佛一夜之间开了窍,数学从原本的120多分直接窜到150多分。班主任大吃一惊,她的家长却认为理所当然。
因为舒琳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好,初中基本都是满分。高一那年才像是失了智一样。如今终于正常了。舒琳的父母放心了,第一年是适应期,现在的才是正常成绩。她的妈妈又开始天天打牌,她的爸爸也重新投入了工作中。
舒琳却是很害怕,中考成绩揭晓那一刻时的绝望还萦绕在她心中。现在成绩越好、希望越大,到时候失望就会越大。她永远忘不了中考成绩揭晓时父母的表情,那一瞬间的阴沉有如惊雷暴雨,吓得她不敢出声,连眼泪都只能躲回自己房里才敢落下。
只要一想起,她就浑身战栗。她想跑、她想逃。可抓她的是她的父母,她想逃的地方是自己的家。她能逃去哪儿?
而且没考好是她自己的错。错了就要承认,不是吗?她的父母为她学习借债买房,受尽亲戚的白眼。她却让他们失望了,还让家庭财政雪上加霜。不是她的错,还能是谁的错?
每当饭桌上,她的妈妈骄傲地向别人炫耀她的成绩,她的爸爸向别人分享自己的教育心得,舒琳的眼前就会一遍又一遍联想到高考失利,她被众多亲戚鄙夷的眼神。
看上去很优秀,实际心理素质差得很。这不,一大考就显露出来了。
他们一定会这么说。因为中考成绩出来之后,他们就是这么说的。然后她的父母会很丢脸,会很尴尬。即使那些人的子女可能连她所在的高中都考不上。
舒琳把头埋入枕头,泪水打湿了枕巾。
还有一年。
只剩下一年,她就解放了。
都努力了十一年,就差一年。加油!舒琳!
……
“最终结果却是你考入了藤化大学金融系。”
“嗯。这样的结果其实已经出乎我的意料。高三那一年,我几乎每晚都会梦到自己考不上本一,沦为别人的笑柄。”舒琳说,“朋友圈是很可怕的,我爸所在的公司经常出学霸。要么考上了最出名的财经大学,要么就是清北。”
“那是因为考得差的不会说出来。”
“是的。不过耳濡目染之下,普通大学就入不了他的眼了。更何况,我平时的成绩很好。”
李铭讽刺道,“你父亲的学历是?”
“高中毕业。”
“你母亲呢?”
“初中。”
“后来我也想,如果我平时表现得差一点,他们会不会就不会失望。是我的错,因为我平时骗了他们,给予了他们我很聪明的错觉。”
……
舒琳的父母以女儿为傲,他们跟朋友说的最多的就是,孩子学习不能太过紧张,劳逸结合才是真理。我女儿放假都不做题,就玩。一样能考得很好。
给予他们这样的错觉,是她自己的过错。因为每当她父母回来,舒琳就会收拾好作业,坐到饭桌旁边等待吃饭。平时放学之后,她都是洗完澡就睡,也没有当着他们的面刷过题。
久而久之,自己不努力,全靠天赋的印象便刻在他们脑海里。
他们朋友跟她讨论学习时,第一句话永远是“你学习怎么那么轻松,告诉我秘诀呗”。
而舒琳内心便会如遇一泼冷水泼下,对那个人说,“我成绩没那么好,要求也没那么高。考个本一就行。”
她的心里已经渐渐有了朦胧的预感,那就是她可能会再让她的父母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