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读高中
章节报错
后世悠悠只是腿部残疾,生活完全可以自理,脑子也特别的聪明,没道理被父母遗弃。
孤儿院对自己的身世,可是一无所知。后世的科学那么发达,自己就那么凭空出现在孤儿院的门口,一点痕迹都没留下。
后世的孤儿院,大多数是严重的智障儿,根本无法正常交流,悠悠在院里长大,性格不孤僻都难。
这一切也都是悠悠的猜测,这世的悠悠和自己有何联系,悠悠至今没弄明白,反正自己穿过来,接受了悠悠以前的记忆,就和自己的一样,一点隔阂都没有。
悠悠虽然穿了过来,可对后世孤儿院的赞助每年都在增加,毕竟自己是在那里长大的,从内心里深处,那就是自己的家。那里的孩子再傻,也是自己的亲人。
姥姥替悠悠着想,学习不可能无师自通,得从小打好基础,韩屯联中在全县是比较好的学校,可惜没有高中。
家里的孩子以前都是在临水上的高中,现在援朝舅舅不在临水了,悠悠和志高面临升高中,再去临水条件肯定不如以前。
志远被临水一中的虱子给吓退了,也给家里的孩子心理上留下了阴影,志高想到高中要去住校,提起来就发愁。
志斌姥姥知道后,大包大揽的让孩子们在家里住,他们住的家属院,是三间主房的院子,住两个学生完全没问题。临水完小和高中邻墻,走读比住地委还方便。
可悠悠姥姥认为,志斌姥姥带着智莉,再给他们送去两个学生,咋说都不合适。
更何况,悠悠他们的户口,都在京都。京都从恢复高考至今,录取成绩历年都比其他省份低,而且低的特别多,基本上都在一百多分。
别的省份上专科都不够的分数,在京都能上一本,这就是京都的优势所在。别的省份对考生的户籍要求不严格,京都的考生必须有京都户籍。
这也是悠悠姥姥希望悠悠和迪迪姐弟俩,回京都读高中的主要原因。
悠悠不愿意去京都上高中,也是替姥姥和姥爷两位老人着想。他俩在韩屯生活了近二十年,已经对这里习惯了。
回到京都,他们尽管有从前的生活圈子,不过这些年物是人非,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的生活理念已经发生变化,这可能也是姥爷回京办理了退休手续后,没留在京都居住,反而回到韩屯的主要原因。
家里根本不靠代销点的收入过日子,可姥娘和姥爷在韩屯的代销点里,忙忙和和就是一天,日子过的特别的充实。
人少的时候,姥爷抓把铜钱,一枚枚的挑选,每一枚铜钱都被他老人家给分了类。现在,附近的人们都知道了姥爷的爱好,家里有老物件的,都拿来找他长眼,他老人家乐在其中。
“姥娘,我就在张集上高中,智慧姐就是从这里考上的大学,咱们还在韩屯居住。舅姥娘带着几个孩子,哪能顾得过来。”
志斌、志新和智萍三个八九岁的孩子,就够舅姥娘照顾的了。七岁八岁半,鸡狗不待见。这个年龄的孩子,真是淘气的时候。
再说了她老人家不识字,跟着姥娘帮忙可以,真的让她把生意管起来,还真办不了。
红英舅妈担着村里的妇女主任,分管着服装厂的工作。兰芝虽然是厂长,可她跟着四个孩子和一个瘫痪的母亲,离了红英舅妈,还真不行。
服装厂32个职工,韩屯村的自己人就两人,所以红英舅妈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服装厂上。
“不行,姥姥说啥不能让你在张集上高中,咱村里的孩子,上高中不去洪城就去临水,张集的高中除了你智慧姐,这几年就没有考上好大学的。”
“姥娘,您老等着,我三年后给你考个华清大学,让张集高中也扬个名。”
姥姥使劲拍了悠悠一巴掌,担心的说:“姥姥就怕你这样,只能考个好成绩,可实际上啥也不会。真不知道,这智脑是帮你了,还是害你了。”
悠悠委屈的说:“姥娘,您咋就这么不信任我呐,您老说说,我考试能靠智脑作弊,可学外语不能靠智脑吧。咱们村里这么多的孩子,都没我学的快说的好吧。”
姥姥想了一会,点了点头:“这倒是真的,所以,姥姥才想让你去京都读高中,京都的教育质量好。你有时间了还可以系统的学习琴棋书画,你这些年断断续续的学过一些,可没一样能拿出手的。”
姥姥说的确实实情,自己在这方面还真是短板。悠悠学习琴棋书画,纯属于叶公好龙,学会点皮毛就丢下了。自己又没有当名师大家的潜质,根本没有必要在这上面浪费精力。
悠悠泄气的说:“姥娘,我也没有这方面的天赋,跟着大师学习也出不了彩,能懂点皮毛就不错了。”
姥姥噗嗤笑了:“你这丫头,还有点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行,姥姥也不逼你了,反正你的心也不在这方面。不过高中还是得上好学校,别再想着去张集读了。”
唉,睡觉!
除夕的早上,舅姥娘溜了个大花糕,大卫举着录像机一通狂拍后,才让动刀切。
切开的花糕,一层面一层甜枣,吃到口里比闻着更加的香甜,十多斤的大花糕,一顿吃了个干净,外加一馍筐的彩色馒头。
孩子们做的彩色馒头,把刚回家的人都震住了。大卫拍了全景拍个照,忙活的都顾不得吃了。
智莉小姑娘兴奋的又蹦又跳,都不知道先吃哪个好了。结果吃撑了,小肚子溜圆了还往嘴里塞。
小孩子都喜欢吃甜食,加了糖的彩色馒头,有天然的蔬菜味道,别说孩子了,大人吃起来也觉得是美味。
智莉姥娘高兴的说:“智莉平时喜欢吃肉,不爱吃蔬菜,这下有办法了,我以后也给她蒸菜汁馒头。”
舅姥娘说:“现在的孩子都赶上好时候了,每天拿着肉当饭吃,她爸小时候,一年也吃不上几次肉。连菜都供不上,到了冬天,天天啃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