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不容更改
章节报错
“粮价逐渐放开,这是不容更改的大政方略!”李泽环视着屋内十好几位刺史,语气不容置疑。
不出他所料,这个政策出台之后,抵触情绪最大的,果然是地方上的官员。其中,甚至还包括了他的亲二叔,现任莫州刺史的李安民。这些人纷纷从治地快马加鞭地赶回到了武邑,都想从李泽这里拿到暂时的豁免权。
“莫州今年的粮食压力依然很大。”李安民看了一眼屋内诸人,率先开口道:“根据今年冬小麦的收割情况,我们还要是从外进口数十万石才能保证莫州所需。如果粮食放开管控,则粮价必然会大幅度上升,莫州依然穷困,对于百姓来说,恐怕难以承担。”
李安民刚刚说完,刚刚上任不久的德州刺任姚敬一脸苦相,接着道:“李相,德州粮食不像其它地方,多少还能自给自足一部分,我们德州,除了养殖以及各类工坊之外,剩下的土地,大多都是种植疏菜等,粮价一旦上涨,则整个德州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恐怕会生发一些事端,德州干系重大,一旦出了乱子,则会影响全局,这一点,李相不得不虑。”
李泽耐着性子听完了所有人的诉苦之后,才摆了摆手道:“你们所说的这些,都不能成其为理由。当年我们实行粮价管控,实在是因为我们粮食严重不足,为了打击屯集居奇,为了保证我们最基本的生存,为了使我们能集中我们所有能集中的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活下来,才能走到现在这一步。但现在,这条政策已经明显不适合当前的局势了。”
“我们现在依然缺粮!”李安民道。
“二叔是站在莫州一地在看问题。”李泽笑了笑道:“事实上,莫州或者并不缺粮。”
李安民脸上略略变色,不等他有下一步的反应,李泽已是接着道:“二叔,我们实现的粮价管控政策,事实上最受伤害的,还是种地的农民。这一点,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应当有清楚的认识吧?他们一年所出,基本上也就勉强能保一个温饱而已民,不饿肚子了。”
“这就已经很不错了。”从灵州赶回来的戴琳道:“朝廷虽然在粮价之上实行了管控,但从赋税,徭役之上,对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免除,灵州老百姓的负担,是这几十年来最轻的一次,虽然粮食卖不上价,但他们可以通过做其它的事情得到弥补,日子还是一天好过一天的。”
“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们有更多挣钱的机会,本来就是朝廷、官府该做的,应该做的,必须做的。”李泽斩钉截铁地道:“我们不能因为我们向他们少收了些税赋,提供了一些工作的机会,便觉得他们应当在其它一些地方补偿回来,便觉得低价收取他们的粮食,是理所应当的。”
说到这里,李泽扫了在座的这些地方官们一眼道:“各位都是治地一方的大员,应当很清楚地知道,农民的付出,与他们的收获是不相当的。他们原本应当过更好的日子,但因为我们的政策,使得他们在年复一年的付出。”
众人都是默然无语。
“前段时间,我讲了为官之道,相信各位也都有各自的体会。”李泽接着道:“一个人在短时间内为了大局付出一定的牺牲,他或者是可以接受的,但在局势稳定一片向好之后,你不思补偿他,仍然要他持续不断地牺牲,这合理吗?换作是你们,你们肯干吗?现在我们治下的农民就是这样的。”
“之所以现在还没有出现什么事端,是因为老百姓的日子还过得去。我知道,在这一方面,各地官府,还是付出了很大努力的,但是长期下去,这种怨念会一步步加深的,事实上,现在已经有苗头了。”
屋内众多官员都是微惊。
“你们应该知道,如果你们不知道,就说明你们的工作还没有做到位。”李泽冷冷地道:“内卫,监察院,包括义兴社的调查之中,都充分显示了农民已经出现了惜售的苗头。在交了公粮之后,他们的粮食卖得越来越少,他们在屯集粮食。农民屯集粮食,不是为了发大财,不是为了投机取巧,他们只是单纯地觉得,这样的价格卖出去,他们吃了大亏。”
看着李安民,李泽笑道:“二叔,在莫州,只怕就有为数众多的农民家中,伫存了不少的粮食,如果这一批存粮吐出来,那又如何?”
站起来,在屋里转了几个圈子,李泽道:“粮食放开,价格在短时间内肯定会有一个向上的波动,甚至会出现大涨价,但户部统过大规模地统计和计算以及复核了这几年来我们辖地之内的产量等数据之后,确认,到时候必然会有大量的存粮被抛售到市场,所以,价格会迅速地回落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如果百姓手中有存粮,那或者又是另外一种局面。”李安民脸色微红,讷讷地道。
“肯定是有的。”李泽道:“瀛州包慧那里作为试点,便已经充分地表明了这一问题,今年因为旱情,我们的冬小麦实际上是减产了的,但从目前瀛州的粮食收供来看,大大地超过了今年的产量,多出来的粮食是哪里来的?往年的存量罢了。”
屋内众人互看了一眼,倒都是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
“公粮的存在,其实已经保证了我们最基本的生存了,保证了军队以及官府机构的正常运行。粮食放开,会给地方上的管理带来许多新的问题,这是各位接下来需要面对的。”李泽道:“但在这里我要告诉诸位的是,接下来,还有许多的大宗物资也会放开管控,以后,除了盐、铁之外,其它的,朝廷都会放权。你们也要做好准备,以前官府的日子过得很舒坦,但以后,不会这么舒服了。”
“不要怕农民有钱!手里钱多是好事。他们手里有了钱,他们会造更好的房子,买更好的牲畜,做更好的车驾,农具,穿更好的衣物,甚至去购买他们以前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些奢侈品。老百姓手里有了钱,我们要做的是鼓励他们用出来,官府应当给老百姓们这样的一种希望,就是有钱就要用,用了还会来,我们官府会保证你们一年比一年挣得多,今天一定比昨天好,明天一定会比今天好。”
李泽挥舞着胳膊,大声道。
“老百姓的钱多了,敢用了,能买更多的东西了,就会极大地拉动地方上的经济,甚至于拉动整个国家的经济。”李泽转头看着德州刺史姚敬,道:“德州有什么可怕的?老百姓有钱了,你们德州造出来的东西便能卖出更多,便能卖上更好的价钱,工坊主们挣钱多了,便能给工人们发更多的工资,让工人的收入节节攀升,即便粮价上涨又有什么?只要工薪的上涨速度,超过粮价的上涨速度就可以了。这是一个良好的循环,只要进入到了这样的一种良好的循环当中,我们的日子就会一天比一天更好。”
看着屋里的这些一方封疆大吏,李泽道:“如果你们听不懂这些的话,你们可以去武威书院的政经学院去好好地上几堂课。如果说你们自觉没有时间,那么回去之后,也可以问一问你们那些从武威书院毕业的那些手下。”
屋里众人一时都有些讪讪地。他们这些人,基本上还是按照过去的老经验在治理地方,虽然已经在努力地去接受新事务,新理念了,但很显然,他们还是跟不上时代的进步。
“各位,我希望你们不要躺在过去的功劳薄上心满意足地过日子,在我手下当官,这是行不通的,无功即为过,这便是我考量你们的标准。谁要是自觉无法应付,可以回武邑来养老。谁要是还想更进一步,那就努力学习吧,否则,你们终究会被时代抛下的。”
李泽站了起来,挥了挥手:“明天,大唐周报会全面刊载关于粮食放开管理,这下子可就不是仅限于官方知道,而是全天下都会知道了,我如果是你们,现在就该快马加鞭地回去布置相应事宜,以迎接这一场暴风雨的洗礼吧!”
眼见着李泽拂袖而去,屋里众人面面相觑片刻,然后腾地站了起来,脚步匆匆地离了相府,一声令下之后,这些官员们买了一些干粮,带足了清水,当真如李泽所说的那般,快马加鞭地往回赶了。
“相爷,明天周报当真马上刊载这一次的政令吗?是不是要给他们多一些时间准备?”章循问道。
“有些人就不能给他们一点点喘息的时间,否则,他们就会觉得风向又变了,他们的心思也会跟着变的。”李泽道:“明天刊载,发往天下,左右他们今天已经走了,消息不会在他们抵达之前在当地全面散开的,也正好借机看看他们应对危机的能力。”
“是!”
“章循,大唐月报变成了周报,现在你是亏本呢还是赚钱呢?”
“现在是小赚!”章循呵呵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