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第一太子妃 第119节
章节报错
常乐:“......”
甜言蜜语,全都是甜言蜜语。
朱标整个人凑过来,两只眼睛里盛满真诚。
常乐默默靠后倚进圈里,无声念了段清心咒,随后满脸正色,“你先听听,免得等会后悔。”
朱标微微挑眉,抬手做了个请的动作。
常乐轻咳一声,小心问道,“国库现在还算丰盈吧?”
朱标点头,因双季稻和科学种植法的推广,还有常乐不时提供的趁手工具,以及从隔壁小日子运来的金矿,国库的确丰盈。
常乐殷勤给他杯里添茶,“那秦淮河畔的富乐院是不是可以关了?”
洪武六年,朱元璋为丰盈国库,在秦淮河畔连开数座名为“富乐院”的青楼。
至今十八年,富乐院每年都为国库创造高额营收。
朱元璋生前每每瞧着账本乐开花,为他的英明之举沾沾自喜。
可是,有谁在意过,账本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院里姑娘们的血与泪。
虽说她们多为罪臣家眷,享受了风光时的尊荣,自也该承受跌落后的惩罚。
可一来朱元璋处罚人时并没有经过调查、审问等正规流程,到底有罪无罪,或者罪重罪轻,全凭他当时的心情。
二来,即使真的有罪,凭什么男犯人可以一死了之或者为奴即可,而女犯人得沦为妓子,供人取乐!
再者,有买卖就会有伤害,罪臣家眷还不是最无辜的,最无辜的是受坑蒙拐骗或买回来的女孩们,她们凭什么要遭受此等非人之事!
常乐每每思及此事,痛心不已。
从前没有机会,如今朱元璋已逝,这事也总该到此为止了!
朱标沉默片刻,“是该停了。”
他自幼接受的教育,是男人顶天立地保护女人和孩子,可那时候......
或许他有阻止的机会,但为着国库,为着刚结束战乱极度贫穷的大明,他选择沉默,选择听之任之。
朱标叹息一声,“自今日起,大明全面禁止青楼楚馆。”
常乐喜得见牙不见眼,拉起他往书房跑,“我给雄英和常升去信,他们在南京顺便把这事给了结了。”
朱标:“......”
那是顺便么?
但临到桌前,常乐又改了主意。
她脚下步子一转,把朱标推到桌前,“还是你来写吧。”
常乐站在桌边,先是磨墨,又亲自把蘸满墨水的笔递给朱标,“有劳了。”
朱标瞅眼最会“偷懒”的皇后娘娘,无奈接过笔。
她有一手极好的簪花小楷,但嫌动笔太累,少有墨宝。
那些她自己写的书,也都是用她自制的钢笔完成,但即使是钢笔,她也嫌累人。
朱标又是无奈摇头,也不知道她时常挂在嘴边的电脑,到底有多方便。
常乐伸着脖子探着脑袋,盯着朱标描绘出一个接着一个能救命的字。
她无比庆幸早年创建了“福乐”系列的酒楼、奶茶等餐饮店,也创建了“木己”系列的医院。
富乐院停止运营后,那些姑娘可以去餐饮行业,也可以去学医药护理行业,多个选择多一条路。
朱标书写的速度非常快,片刻已完成一道御笔亲书的圣旨。
常乐迫不及待把圣旨捧在手里,她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吹气,恨不得立马吹干墨水。
朱标摇摇头,把人拉进自己怀里,“不急于这一时半刻。”
常乐瞪他一眼,怎么不急,急死了!
等墨干得差不多,她亲手给圣旨盖了代表皇帝的印章,随后扬声唤道,“晚星!”
晚星在门外应了一声,推门进来,“奴婢在。”
面对一张圈椅坐了两个主子的画面,她已见怪不怪,眉头都没动一下子。
常乐合起圣旨,珍重交代,“八百里加急送去南京。”
晚星双手接过圣旨,又应了声,随即恭恭敬敬退出门。
书房的门一关,常乐狠狠捶了一计身后的丈夫,“还要不要脸了?!”
青天白日,搂搂抱抱,算怎么个一回事?
朱标咧着口白牙,顺着力道往后靠到椅背,但手里的劲儿一点没松,夫妻之间要什么脸?
常乐转过身,两只手掐住他两边脸颊往外拉,似在研究他的脸皮到底有多厚。
朱标疼得龇牙咧嘴,但又不敢反抗,只能绞尽脑汁转移话题,“北京的水泥路规划好了么?”
那说起正事,常乐自然停了手,“我交代给姚广孝了,他正在做。”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城市道路规划这种非她专业的任务,她还是别指手画脚,班门弄斧了。
姚广孝是个全才,而且他最怕自己没有活干,实在是一等一的好员工。
那天她把任务交给他的时候,他那锃亮的光头都更亮了。
朱标无语半晌,姚广孝实在是个工作狂。
当初修建新宫时,还只能作为刘伯温的副手,那都干得热火朝天,如今终于能够独当一面,他是不是都不愿意浪费时间睡觉了?
常乐搓着自个下巴,“到时候铁路规划也得劳烦姚先生。”
朱标:“......姚先生能者多劳。”
常乐深以为然点头,“没错。”
只要给姚广孝一个平台,他能给你创建一座城市。
这样的人才,也不需要像他一样啥啥都会,只要专精其一即可,能不能多来几个呀!
并非是她贪心,而是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比如更改朱元璋搞的黄册制度,比如创建女学......
女学之事有燕王妃徐妙云,她做事靠谱,无需再操心。
但是,还有推广九年义务教育,还有造飞机,造火箭,去太空......
常乐闷闷靠近朱标的胸膛,忙死她得了。
朱标垂眸,又把人往里捞了捞,“别急,来日方长。”
我们还有一辈子的时间。
第90章 番外
南京四月, 春光无限,玄武湖畔花开正盛。
朱元璋的遗体顺利葬入陵寝,至此, 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圆满落幕。
群峰之首,紫金山边,鸟语花香,风景秀丽。
马太后轻抚墓碑,仿佛抚过丈夫的脸,“重八,你放心走, 我会看着标儿。”
但也别走太急,黄泉之路,她盼与他重逢。
天际飘来朵如山峦般厚重的乌云,风雨欲来。
朱雄英收回远眺的目光, “皇奶奶,我们回吧。”
马太后拍拍大孙子的胳膊, 点头同意。
南京皇宫犹在, 祖孙两人刚一回来, 皇帝身边第一太监全公公正等着,他是来传旨的。
朱雄英看眼与小全子一同来的大和尚姚广孝, 微微挑眉,恭敬听宣。
圣旨洋洋洒洒内容繁多, 总结起来有三件事。
第一, 请太子代皇帝解散秦淮河畔的富乐院,并安置院内姑娘。
朱雄英点点头, 那富乐院早该解散,实在没有存在的必要。
第二, 请太子重新规划南京城,并修建水泥路。
朱雄英一愣,修建水泥路?
亲娘发明的水泥,他当然知道,可水泥路?
第三,请太子与北京同步修建铁路,实现南北贯通。
朱雄英更懵了,又是修建水泥路,又是修建铁路,那他还能回北京么?
爹和娘的意思是要他独自驻扎在南京?
他离家不过两个月而已,爹娘就有了别的好大儿?
圣旨还在继续,“梁国公、常二公子,刘二公子,还有姚广孝姚先生共同辅佐太子,直至归京。”
突然点到名字的三人均都惊讶抬眸,他们也得留在南京?
梁国公蓝玉最为莽撞,开口就问,“公公,我夫人、孩子都在北京,我还要留南京?是不是搞错了?”
乐儿怎么可能忍心留她舅舅一个人在南京,又孤独又寂寞又冷。
小全子无语半晌,天下估计也就梁国公一人敢言圣旨有误。
常升默默给舅舅竖起根大拇指,别的不说,这事儿舅舅问得尤其好。
他也不相信姐姐忍心留他在南京,姐姐知道他等着盼着回北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