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19章
章节报错
等到王队长走了,黎琳才翻开看篮子里的东西,用一个瓷的大海碗装了一碗大酱,还有一小碗盐,各种菜干,南瓜干青菜干干辣椒,西红柿干,黄瓜干,那凡是能在夏天的菜园子里出现过的菜,这篮子里或多或少都有放一点。
这东西百分百是王大娘让送过来的,黎琳的嘴角扬起了一点,这可比她今天给出去的那点板栗多多了,这在农村送礼走人情那也是有讲究的。
一般情况如果不想继续接触,有些人会送同等价值的东西,或者干脆把之前的礼物原封不动退回去。
但如果还想继续相处,那多数人会选择送比人家送的礼再重一些。
这样收礼的那家就欠了点人情,他下次在送礼的时候就不会小气。
不过有时候大家也不讲究那么多,反正还的礼不要比别人送的礼价值低太多就行了。
所以王大娘既然叫王队长送东西过来那就是愿意和她家继续接触,也有不想占她便宜和想帮他们的意思。
这样一来,黎琳对那大缸能被借来就有了一点信心。
这王大娘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看王队长那样子,他们应该也刚从后山下来没多久,就这样紧赶急赶得给自己这边送东西,还得忧心着地里头,也是不容易。
等到中午下工,黎少斌和黎少良两个人费劲抬回来了一口大缸。
缸还没放下来呢,黎少良就憋不住问:
“小妹,我听王队长你打算腌酸菜,你啥时候会腌酸菜了?”
黎琳敷衍他:“那东西看看就会了。”
“是吗?”黎少良挠了挠头发,那他看了那数字这么多遍,咋还没看会呢。
不过他没敢问,因为黎少斌已经在瞪他了。
黎少斌也很无奈,这弟弟真的是糟心,明明黎琳是和他们俩都说了的,他就跟耳旁风似的,听完就完,问这些干嘛,万一勾起小妹以前的那些伤心事怎么办。
黎琳要是能听到她大哥心里怎么想的肯定很无语。
她又不是玻璃做的,哪里有那么脆弱,至于那些不好的事,嘿,只要看见陈家人就会想起来,除非他们三现在家立刻搬去城里,不然一个村就这么大,怎么可能碰不上。
“对了,哥,”黎琳提起今早的那一篮子板栗:
“我今天上山又找到了些板栗,你看看拿街上去。”
“我不是说你了你呆着家里别乱跑吗?”黎少斌不太赞同地看她:
“那不怕一万就——”
“哎呀,哥,”黎琳岔开话题:
“等我们把这些吃的卖卖到时候有了本钱,我们自己打个推车上市里卖个小吃什么的,你不就不用担心我的安全了,你们不在家,我就算天天不出门坐家里难道就能不会出事了?
都说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
黎少斌自责得低下了头:“都怪我,要是我没有把那些钱——”
“哥,”黎琳再次打断他:“你又来了,我们是一家人,没有人会怪你的,我记得咱们村不远不是有个油田吗?那边停工没?”
黎少良接话:“哪有那么快,他们下雪才停。”
“那下午你们下工,咱就上那去,把这些板栗都卖了。”
“去那卖?”
两兄弟不太相信:“能行吗?”
“怎么不行。”
黎琳以前就有听她妈说过,以前她们村不远也有个油田,那油田工人的工资比城里普通工人的工资高多了,别的不说,就书里有个情节就是那的一个油田工人看上了陈彩云。
就是不要彩礼,陈老二夫妇都想把女儿嫁过去,要不是陈彩云死活不干,也就没后面男主什么事了。
要说陈老二夫妇这样想也没错,就这么大个地,他们能看见的也就只有油田上的工人,城里的工人和军人了。
“你们是不知道,那油田工人的工资可比城里那些工人工资高多了,起码翻一倍。”
不过油田工人工资高也是有道理的,先不说油田这巨大的利润,油田工人除了些管理层和会计这种文职不算辛苦,别的岗位大多都是又脏又累,还有着生命危险。
看黎少斌的脸色,似乎还有些犹豫。
黎琳趁热打铁极力劝说:
“哥,咱就拿过去试试,这个时候的板栗多稀罕人啊,他们要是不要,咱就拿去市里去,反正不愁卖。”
这倒也是,黎少斌紧皱的眉头舒缓开了,他心里也定了主意:
“那就听小妹的。”
三兄妹对付得吃了两口午饭。
这个年代的饭好煮得很,又没什么油水也没什么菜色不菜色,那不干活的都是吃些稀粥,干活的能贴上两张饼子,蔬菜这些就是水煮煮,放油炒青菜,美?吵架倒是差不多。
饭吃完嘴一抹,黎少斌急急忙忙把碗收了洗完,这兄弟俩还没能歇两口气,这上工的铃就又响了。
等到了下午,太阳最烈的这会,黎琳把放在屋里的红薯淀粉全都给搬去了院子里。
白菜在放进地窖之前应该是晒过两天的,外头的叶子都有点焉黄焉黄的。
她也就不用再费时间去晒了。
这东西没什么讲究,大部分步骤和盐腌酸菜是一样的,只是最后放酸菜的时候多放了些草木灰而已。
最后找来块大点的石头洗干净压上去,这酸菜就能封缸了。
红薯淀粉里的水已经彻底干了,底下沉积的红薯淀粉已经裂成了几个大块,可掰开捏里头,还是湿漉漉的。
黎琳在屋里实在没找到别的东西来装了,只能把盆里的淀粉给它翻开,把没干的给翻上来。
这样就是干得慢,要是能有个竹编的簸箕,就能把这些放里头摊开晒,那样速度会快很多。
不过没有也没办法。
等到了下午他们下工回来,三个人拎上东西出发。
这个年代的出行方式,大多还是靠走,尤其是农民,因为这个时候的奢侈品,那就是单车。
轻农业,重工业,但凡是工业品,价格能贵到天上去。
他们整个村的自行车加起来也就俩辆,那真的是全村都知道。
一辆是陈家老大的。
一辆是生产队的会计王会计的。
村里谁但凡想出趟远门,去下市里,要么坐王阿伯赶的驴车,要么就去这两户人家里借单车。
但是,要说坐驴车,那方向和他们去的油田不同,要说借单车,这两家一家他们不熟,和另一家的关系用一个词来形容,简直就是水火不容。
所以,他们仨只能苦哈哈得走路。
幸亏这会的人大概是走习惯了,一连走上一个钟头,黎琳也没觉得自己有多累。
但她不知道的是,她的两个哥哥都还奇怪呢。
小妹怎么走了那么久还不喊累?
要知道他们俩个是经常走路,从村里走到市里也不是没走过,一个上午就到了,下午忙完再走回来,以前父子三个人走到夜深露重的时候也是有的。
可小妹,为数不多的几次去市里,那还是坐的驴车。
“是快到了吗?”
不远处传来了清晰的叫卖声和讨价还价的声音,这让黎琳瞬间就精神起来了。
“人好像还不少,”黎少良听着声音:“那我们能把东西卖出去的几率就大多了。”
谁说不是呢。
黎少斌心里暗松了口气,人多就好,人多还有点希望,他催促说:
“我们再走快些,别等下他们下工都回去了。”
这油田工人都是住在工地上的,这粮食虽然上头都会发,但是人干体力活,干吃粮食挡得住饿,挡不住嘴馋。
黎琳以前就停她妈说过,以前外公外婆家但凡有一点好东西,决不能落到自己家人嘴里,再得宠的孩子那也不可能,全都得捧到油田工地旁边,就指着这点新鲜玩意卖点钱补贴家用了。
要不然单靠地里那点收成,想在那个年代,把八个孩子一个不落养大,那是真的有难度。
等到走近了一看,这一条路上全都是人。
这些工人全都穿着工服,不过那衣服到底长什么样,那很难辨认,毕竟他们身上大多都是油污和泥土。
看起来比他们这些不讲卫生的村里人还脏。
可路边蹲着卖东西的农村人却没一个敢看不起人家的。
这不管外头穿成啥样,兜里有钱,那才是实打实的底气。
一眼看过去,这卖的大多都是些农产品。
什么青菜,水果之类的。
不过瞧着都不大新鲜,应该都是入冬之前刻意储存下来的。
他们来得太晚了,人多的地方凑不过去了。
只能在最外边放下了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