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白与徐
章节报错
“我知道了,替我谢谢你们王支书的提醒,我也安排我们村的民兵,日夜巡视水坝,坚决不能让双水村得逞。满银也谢谢你,不能让你白跑一趟,来把这盒烟装上,今天我还要急着安排巡逻的事,改天没事一定请满银兄弟你喝酒!”
盛情难却,混了一包大前门,石圪节村,不愧是公社所在地,比罐子村富裕多了。
“哪里,哪里,也不用这么客气,我们也是怕你们坝豁了,水流的太急,再把我们罐子村的小坝给冲垮了。”
王满银还给罐子村这波的提醒,动机都给找好了,不由得石圪节村不相信。
人命关天,事情既然要做,就要给办漂亮了,王满银还要给事情加一个双保险。
双水村既然准备豁坝,就代表着过不了多久就会下雨。
起码把这段时间给拖过去,石圪节和罐子村的坝能够不被破坏最好,最低要求,把豁坝时间拖一下,让金俊斌苟得一条小命,挺老实本分的一个庄稼汉子,没必要因为拉一泡屎,就丢掉一条小命。
貌似王满银可以去双水村,找金俊斌直接阻止最简单,但是双水村要是真要干坏事,王满银一个罐子村的人,大晚上去双水村,还不得直接被双水村民兵给抓起来。
出了石圪节村大队部,王满银就又来到了石圪节公社,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双保险就是找领导。
双水村一竿子卧龙凤雏,有问题都不知道找领导调节一下的,虽然可能没有什么作用,但是总比双水村那么莽,直接找上罐子村来有希望解决。
公社这一级别的单位,已经有了值班看大门的。
但是农民相见公社领导,并不困难。
“后生,你是干嘛的,怎么直接就进来了?”看门大爷尽职尽责,表示不同意,不能让王满银随便进去。
“来公社还能干嘛的,我找一下领导。”
“你找哪一位领导?”
“我找白明川支书,找不到白支书,徐治功副支书也能凑合。”
“领导都很忙,哪能随便让你去找领导,我先问问去!”
“大爷啊,十万火急,性命攸关的事,耽误不得,我自己直接去就行,你还是坚守你的岗位,守好大门就行,就不麻烦您了。”
进了门,王满银就在想找谁解决合适,两个支书好像找谁都可以,白明川,认真负责,一个优秀的人民公仆,时刻想着群众。
徐治功虽然有一些功利,但是对双水村的事情绝对上心,因为田福堂有一个县二把手的弟弟,所以双水村做出来成绩容易被领导关注到,同样的道理,双水村惹了祸,也最容易被知道,徐治功不管从哪方面考虑,也应该会妥善处理这件事。
等到了办公室,王满银发现自己不用考虑找谁了,两个人在一块。
门都没有关,王满银礼貌的敲下门就进去了。
“王满银,你怎么到公社来了?”徐治功一脸疑惑的说着,两个人也熟悉,王满银劳教的时候,徐治功就是基建工地的一把手。
“你就是王满银?”白明川也开了口。
两个公社支书,记得王满银不奇怪,跟上学老师对差生印象更深的道理一样,各个村里的二流子也是领导关注的重点,更何况半年前两个人还收到过放王满银的条子。
“我过来给二位领导反应一个情况。”
“你能反应什么情况?”白明川还没有说话,徐治功就先用轻视的语气说道。
这点来看不怪以后两个人的成就能相差那么大,水平差距还是很明显的,不重视老百姓怎么可能做的好领导。
“王满银,你说说你要反应什么情况?”白明川态度就好多了。
“我要说的是关于双水村的事,现在咱们石圪节整体都干旱,你们是领导应该了解。”
“双水村怎么了?”开始不在意的徐治功,提双水村就来劲。
“我们知道全公社都干旱,双水村有什么特殊的?”
“双水村当然特殊了,因为长时间不下雨,我们罐子村,还有石圪节村,还有好多村子,都修筑了水坝蓄水,双水村领导没有一点反应,现在地里庄稼都要旱死了,双水村看到我们几个村子水坝里面有水就开始眼红了,今天上午的时候,双水村就来了几个年轻后生,要强行豁我们村的水坝,让我们放水,没有被打死,说明我们罐子村村民有素质,被我们村给扔了出去。”
“行了,我知道了,我们公社会批评他们双水村的!”徐治功的水平也就这样了。
“王满银,你们村子都处理完了,你过来公社反应这个问题,是怎么考虑的?”
“双水村现在庄稼都要给旱死了,我怕他们正道走不通,就会走歪门邪道,白天来不行,晚上就会偷袭我们罐子村,虽然我们村已经开始派民兵巡逻,有了防备。但是现在双水村都急红了眼,要是真的来夜袭罐子村,那两个村子发生大规模械斗一点都不奇怪,械斗能造成什么后果,两位领导可想而知,我过来反应情况,当然是希望公社能够阻止,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你的担心还是有道理的,我们公社会处理的。”
“行,你们知道了情况就行,最后再说一句,白支书,事情真的刻不容缓,双水村说不定已经准备开始行动了,我走了。”
王满银说完就离开了公社,这可以算一个双保险了,罐子村和石圪节村有防备,公社也知道了这件事,就算和田福堂沟通一下,也能耽误一下双水村行动的时间。
王满银自认为自己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一切事情,没有意外的话可以救得一条人命,虽然目的可能没有特别纯粹,但是依然还是心情不错。
既然来了一趟石圪节,虽然不在计划之中,但是也不耽误王满银带点东西回去,去了一趟供销社,家里缺少的,不多的,采购了一番,给家里补充一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