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中德密约
章节报错
海军的紧急军情,这字眼立刻刺激了施莱尔的神经,中国南北洋联合舰队出海的消息,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至于这次名义上出海的训练,各国公使都在私下进行了解读,不过,无一例外都认为,这是新政府强硬外交态度的表现。
不过,各国公使在如此解读之后,对于发生战争的可能性,还都保持着谨慎的乐观,毕竟,虽然俄国公使博白傅以中国新政府在调查俄国士兵死亡案上毫不作为为由,所以在公开场合提出过要非常时期要以战争手段来解决两国分歧,但是,这种司空见惯的讹诈行为,在中国早就不是新鲜事情。
但是,这些公使都很清楚一点,发动一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可不是驻华公使性能做出决定的!一场战场首先考虑的就是是否能获得收益的问题,欧洲军队越是现代化,这军费支出的窟窿那就越大。
所以,施莱尔自然很好奇这紧急军情,不过对他而言,他更关心的显然是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在欧洲,铁血俾斯麦首相挥舞着大棒的时代早已过去,这位睿智的首相非常清楚一点,目前的欧洲,德国已经成为了一支仅次与英国的重要力量,就是大英帝国也不可能无视德国的举动,所以,在强化军备的同时,外交手段已经逾越军事力量的作用。
施莱尔作为德国外交部新生代的强势人物,怎么会不理解俾斯麦内阁的外交方略,以俾斯麦的观点,远东虽然有着巨大的利益,但是,首要的任务,却不是去进行殖民扩张,而是把家门口的事情办妥贴了,奥匈、意大利,乃至奥斯曼土耳其都是俾斯麦重视的力量。
这就是所谓的大国政治。这位铁血首相只认可大国政治,至于英国人婆婆妈妈、装腔作势关注那些欧洲小民族,德国人根本不认同,欧洲列强之间的外交斡旋才是德国的外交原则。这一点自然在9年之前的柏林会议上淋漓尽致的展现,强盛之后的德国,作为列强会议的召集者,并且最终达成了瓜分大保加利亚的《柏林条约》。
所以,德国在远东很快做出了他们的选择。对于南洋势力的崛起,德国人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当然,德国人技术工人大量的存在于南洋体系内,加上与德国间大量的贸易存在,施莱尔也大概了解整个南洋体系的规模。
虽然仅仅是南洋体系的规模已经大幅度超越了远东中国其他省份的工业体系,就是维新十余年的日本工业化,相比南洋体系来说,也是不值一提,但是。南洋体系相比德国的工业,这其中差距也是极其巨大的,不过,鉴于之前与南洋体系方面的技术交流和南洋工业体系的发展速度,德国自然不会去轻视这股远东的新势力。
基于这种考虑,在施莱尔的建议下,德国人率先与新政府确立了外交关系,但是之后双方的外交进展却善法可陈,这也是施莱尔现在迫切需要秦铠给予一定承诺的地方,至于中国可能与俄国发生冲突的问题。以德国在远东的实力,只能进行最终斡旋,并没有太多影响力!
而之前秦铠提出签署双方更高层次的友好协议,这自然是秦铠馈赠自己的礼物。施莱尔稍作考虑后,立刻建议双方就达成友好协议进行一次正面的宣传,这可是他在远东取得了又一个成果,虽然这时代列强似乎都看不清楚这远东中国的未来,但他深信自己的观点有着足够的前瞻性。
秦铠笑眯眯的全部允诺了施莱尔的条件,当然。他也是有他的需求,之前中德之间签署的几个参照《中英天津条约》的贸易、租界和领事裁判权的旧条约,他希望尽快展开谈判,秦大总督给出的条件并不算苛刻,双方约定10年内取消领事裁判权,德租界可以设立,但是管理权必须交给新政府,领事裁判权在新政府高院建立后,不迟于1895年废止。
至于德国人更关心的日后贸易问题,秦铠废止了单方面所谓最惠国待遇,但是同意双方就最惠国待遇开展会谈磋商,他的建议是,双方都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约定海关税不小于20%的互相减免!
私宴上的会谈,取得了惊人的成果,尽管完全是意向性的成果,但是,对施莱尔公使而言,他最重要的是获得了一个更重要的消息,这位秦大总督肯定不会在这仅仅掌握军队的位置上待太久,登上权力巅峰才是他的追求,而这一切,都将为德国带来在远东实实在在的利益。
谈到深夜,施莱尔至始至终未曾问起秦铠那封密电的内容,不过分手之前,秦铠非常慷慨的把密电递给了施莱尔,“亲爱的施莱尔,这消息你可以现在就向俾斯麦首相报告,我想柏林方面肯定会很感兴趣的!”
施莱尔听到秦铠说这消息柏林方面会感兴趣,这让他也有些捉摸不透,接过电报后仔仔细细看了好一会儿,但他却没有看出来柏林方面为什么会感兴趣……
“南北洋联合舰队司令官吕翰急电,15日夜,接到向吉林图们江方向海运船队的报告,俄国一支小型舰队无故袭击在我藩属朝鲜海域运送补给的南运102、107、125、134号货运商船,对我运输舰队进行炮击,当场炸死炸伤船员27人,担任护航的‘澄庆’号战舰随后驱逐了俄国海军编队。”
施莱尔从中根本没看到柏林感兴趣的话题,如果中国舰队与俄国舰队在远东展开交战,德国方面根本不会做出任何不切实际的举动,维系欧洲的和平,才是俾斯麦大国外交的核心话题,当然,最终德国作为大国之一,肯定会发挥他的影响力,尽管在远东影响力十分施伟。
他有些茫然的抬头看了看对面坐着的这位中国政坛的风云人物,有些不甘心的细问道:“亲爱的秦,这件事情上,我很难想象柏林俾斯麦首相会感兴趣,收相对于维系与俄国的关系、纺织俄国全面倒向法国,一支都有他的计划!”
秦铠微微一笑,“施莱尔爵士,柏林方面会不会感兴趣,其实很好判定,你只需把电报内容汇报上去就可以了,当然,我们之前商议的那些初步协议,若有可能,我希望在新政府选举、也就是不迟于明年六月前,能够达成一个草案……你看有问题嘛?”
“哦……”施莱尔听到这消息也不禁有些惊讶,这个庞大的远东封建王国终于也走到了宪政的这一步,他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立刻拱手而去。
看着施莱尔慢慢远去的背影,秦铠刚才微微笑的表情立刻变为了一副沉思的模样,自己在这关键时刻走的这步棋,若说是运筹帷幄,多少有些王婆卖瓜的嫌疑!
不过,中国要强大,只能一步步踩着敌人的尸体才能完成迅速的蜕变,借助自己了解历史的进程,才敢在这关节上去动俄国人的地盘,但是,秦铠也深知自己并非纵横家和谋略大师,所做的一切,都因为借势而为,只是,能不能借成功,还是存在很多变数!
施莱尔了解的德国外交方略,确实完全没错,德国和俄国之间目前翻脸的概率其实很小,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年迈的德皇威廉一世对于俾斯麦要与之前敌人、奥匈帝国结盟,一支都不是完全赞同的,不过出于对自己这位得力手下的信任,德皇并没有反对。
但若是与一直从未与德国为敌的俄罗斯帝国走到对立面,最大的阻力却是威廉一世,他显然不会赞同,何况现在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就是他的亲侄子,所以俾斯麦的外交方略中,俄国成为了一个不可轻易弃、却与德意奥同盟冲突不断的大问题!
而且,施莱尔对于巴尔干地区现在的烽烟却没有足够的判读,俾斯麦自然还对俄国心存合纵的念头,但是,三皇同盟几乎已经是一张废纸,这位铁血首相很明白一点,德国军事集团现在最重要的德意奥的三国同盟。
奥匈帝国说白了就是个外强中干的家伙,不过这手臂没三两肉的所谓大国却对巴尔干地区额外热心,此番驱使塞尔维亚进攻保加利亚,奥匈自然是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那就是借助塞尔维亚这个打手,为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地区掠夺一块新土地。
之所以,奥匈放心大胆的实施他的计划,根本原因就是,一个独立的保加利亚根本不是是签署《柏林条约》诸多列强的初衷,俄国人要建立的是一个亲俄的大保加利亚圈,而非现在这个由亚历山大亲王建立起来的反俄的新势力。
而英国人扶持下的奥斯曼土耳其所作所为,就是为了不让俄罗斯帝国从黑海向地中海扩张,所以英国人对于一个与俄罗斯帝国背离的大保加利亚,本质上并不反感,出于这一点,英国人甚至促成了土耳其与保加利亚亚历山大亲王之间的和平协议。
保加利亚的烽火四起,秦铠站在议事厅了看着地图上夹在黑海与地中海之间的这片土地,心中却在琢磨着……这消息什么时候能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