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中丞刘筠宅。

这一日,刘筠约见了同年刘烨,两人俱是咸平元年的进士,自入仕后,两人关系一直不错。

而刘筠今天约见刘烨的目的嘛,主要是有件事想要听一听刘烨的意见。

面对如今的时局,身为御史中丞,刘筠觉得自己有必要行使自己的职责。

何谓御史?

规乞上至过失,举时政之疵谬,指群臣之奸党,陈下民之疾苦,言,有可用,不以位卑而废言!

当然,这里的位卑是谦辞,作为执掌御史台的一把手,刘筠若是位卑言轻,其他官员还要不要活了?

“时局维艰,我欲行己之责,叩宫门,以规乞官家、太后之过失。”

“耀卿,以为如何?”

其实,如果单单只是王曾被罢相,刘筠的反应也许不会如此过激。

扣宫门是什么概念?

不论是宣德门,亦或是东华门,周边都是极为繁华热闹的区域。

刘筠此举无异于将矛盾直接摆到了台面上。

可以预见,一旦刘筠真的以叩宫门的方式上谏,事后成败暂且不论,他个人的前途多半是完了。

促使他这么做的,是因为一则小道消息。

最近几日,宫中忽然有传言,太后和官家似乎有意起复王钦若为副宰相。

王钦若是什么人?

北方集团公认的奸邪!

提拔刘筠的伯乐是杨亿,他们两人以文相知,脾性相投,乃是知音之交,就如同伯牙子期一般。

并且,刘筠也是北方人,他是大名人。

所以,他天然就属于北方士人集团。

而今,朝堂之上已经有了一位南方出身的宰相,倘若再来一位南方出身的宰相。

哪怕丁谓和王钦若的关系早已不复如初,那也不行!

其结果,不堪设想!

刘筠和刘烨不止是同年,他们的年纪亦是相彷,因此,两人之间的共同话题很多。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曾经做过言官的刘烨,毫不犹豫的点头道。

“子仪,我支持你!”

“此事,也算我一份!”

“此事你不能去。”

听到这话,刘筠缓缓摇了摇头。

“伍胥嗟路远,潘子念行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耀卿,请你替我留在朝中,行劝谏之责!”

说着,刘筠站起身来,长揖不起。

刘筠很清楚,这一次谏言的筹码是他的政治生涯,若行此举,即便事后太后、官家不罢免他。

他自己也会上言乞致仕。

另外,此次‘死谏’的不止他一人,还包括御史台的全部御史,这一点,他们内部已然达成了共识。

毕竟,仅凭他一人,确实有点不保险。

唯有将事情闹大,太后和官家或许才会迫于压力,放弃起复王钦若的念头。

“子仪,你这又是何必呢?”

刘烨长叹一声,连忙扶起了好友。

平心而论,刘烨也不是那种贪恋权位的人,官身罢了,没了便没了。

没了这官身,他刘烨不还是刘烨?

起身后,刘筠目光灼灼的看向刘烨,面色沉重道。

“留下的更需要勇气,耀卿,此事便交给你了!”

两人相交多年,刘筠是什么秉性,刘烨很是清楚,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他哪还有拒绝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