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先攒住货源
章节报错
最后,王家一共捉出了七十八只鸡。
柳青青注意到,另一边圈着的大鸡怕是下蛋鸡,还有好大一群,略略一数,怕有一百多只。
而小鸡崽已经长大了不少,也有一百多只,显然就是前不久才孵出来的,正跟着几十只子鸡在扑腾争食。
柳青青猜测着,只怕这王家也不够她进货的了。
毕竟之前没有这么大销量,王家盘出来的小鸡崽都卖掉了。
等下次再盘小鸡崽,怕要到秋凉时。
当然,今天和王管事约定的每天十只鸡,也只是随口之数,反正搁了一两定钱,真正要多少,恐怕明天就会有确实数目出来。
但她不管是供货还是去镇上叫卖,都要为自己先攒住货源。
因而,这七十八只鸡加起来总重量是两百七十三斤,她立刻拿钱出来,连银票带散钱,付了人家二两七吊又三十文钱。
看她付钱如此爽快都没还价,黑牛的舅娘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青青,你买了这么多只鸡,我给你把零头抹了吧。”
老太太到是大方,直接要抹掉三十文钱。
“大娘千万别,这都是一只鸡的钱了,哪能这么抹呢,您真心想便宜点,就给我十个鸡蛋好了。”
柳青青连忙客气地说,要十个鸡蛋也是要了优惠,让老太太心里高兴一点。
再说了,她可是提着一篮子鱼进门的,若要卖,比十个鸡蛋贵多了。
“好,鸡蛋有!”老太太立刻亲自去拿鸡蛋,就拿了半篮子鸡蛋出来。
“这都是今天刚下的蛋,新鲜得很。”老太太笑眯眯地说。
“大娘,新鲜鸡蛋若有,卖一百个给我啊。”柳青青目光一闪,立刻追加进货。
家里有六奶奶陆续攒下来的,但新鲜鸡蛋能多搁些日子,这里有便宜货当然要买了。
“有、有!”老太太又喊大孙子去屋里挑了一担箩筐出来。
鸡蛋储存不敢堆得太挤了,怕压坏鸡蛋,因而,一筐约有六十个左右。
“都是黑牛的舅舅隔两天就去镇上送货,有的酒楼、大户人家,都用得到,不过人家买得多,也叫不起价,给你就按村里价钱,一文钱两个。”
老太太解释着。
柳青青听了连忙付钱,就这两筐全要了,并不提价。
一文钱两个,本来就是村里的价钱。
只是大柳村有些人因为眼红她做吃食赚钱,都以为自己攒了鸡蛋可以提价或是自己做吃食赚钱,结果都不愿意卖给她。
最后,她不去拿货了,那些人也没见做出吃食来,又不好意思再来问她要不要货,就僵着了。
上次集日,她跟车去东街和南街了,并不知道。
但小妹有偷偷告诉她,柳四奶奶和二媳妇有在集上卖鸡蛋,还跑来买糕点吃,说了半天要她便宜点,都让她说价钱定好的,拒绝了。
柳芽儿性格单纯,姐姐定好的价钱和拿好的数量,都是要卖到这么多钱的,哪里敢随便给人还价少钱呢。
到不是她懂得记仇不给熟人长辈便宜。
后来柳四奶奶大概是气着了,又没处说理去,柳青青一直在忙,又不串门的,这事儿到没个说话的机会。
但大柳村的鸡蛋已经是两文钱三个的行价卖给她,全村人都知道这个数。
今天她买这一担鸡蛋回去,实则是为自己节省了几十文钱了。
付了钱,正要商量留哪些鸡在这里,就见李耆老和王有全走过来。
“青青,黑牛的外公赶车帮咱们送货,趁天色早,赶紧走吧。”
“那敢情是好。”柳青青一听眉开眼笑,当然是一次把货送回去最好了。
“不过,我们明天不在家,把这个都分一下,留十只鸡和鸡蛋在一车,剩下的鸡和小鸡崽放在另一车,送到白杨村去。”
外婆虽然不养那么多鸡了,但家里鸡圈还在,明天他们都去了镇上,但外婆和月儿会在家里。
上回是集日,舅舅也来帮忙,就把月儿留在了家里。
明天他们是沿街叫卖,有了前几回的经验,可以不带那么多人,像外公带着小兄弟就可以完成,而她跟喻哥就可以一车。
最后,连表哥都不用去的。
以前是经验不够,觉得这么多东西,又怕忙不过来,又怕小偷,阵仗确实有些大。
现在,外婆家有人照看,自然是要送去外婆家的。
“也好,那我们先去白杨村一趟。”李耆老没有异议,如今白杨村刘家也是他们亲家,正好也给老亲家介绍一下。
虽然都是认识的,但如今关系不一样了,自然要重新认识一下的。
鸡笼搬上车叠了起来,再拿麻绳绑了绑,重头都在王家的驴车上。
李耆老这边的驴车只放了乔喻凌带来的一担箩筐装了十只鸡,再有王家的两筐鸡蛋,柳青青把老太太送的鸡蛋也放进箩筐里,就把竹篮还给了他们。
不过王家也早就把鱼倒进了水盆里,将篮子洗了洗就给了柳青青。
驴车出门,柳青青心情大好。
还没出村,就有一个中年妇人牵着个小男孩跑过来。
“王大叔,你们是去镇上吗?搭我一截呀,我回白杨村。”
大家扭头,便将驴车停了下来。
只有李耆老的驴车比较空,那妇人也认得李耆老,连忙打了招呼,就把小男孩抱上这边驴车,自己也爬了上来,却好奇地看了柳青青和乔喻凌一眼。
“我是刘秋的外甥女柳青青,这是我夫婿,我们正要去白杨村。”
柳青青并不认识那妇人,见她打量,很坦然地解释了身份。
“原来你就是刘家外孙女,你外婆如今身子大好了,逢人就夸你好,我们都知道你!”
那妇人一听不由笑了起来,看向柳青青的目光更加充满了打量,却是忌惮了许多。
柳青青微微一笑,便不说话了。
从这妇人的表情和眼神,就可以看出一些事情。
想必她悍名在外,尤其这妇人是白杨村的,自然知道白杨村有个嫁到大柳村的妇人,挨了她的打。
她不说话,那妇人回过神来便有些尴尬了,便找李耆老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