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
章节报错
两人在忙活时,被张耀祖看到了,他问起来张小北就如实回答。一听到儿子竟然能用抄书赚钱,他便觉得十分骄傲。
张小北故意说道:“这只是刚开始,没准以后找我买手抄书的人多着呢。我得抄写,还得装订,要是大姐二姐能认得字就好了,也能帮帮我。”
张耀祖皱着眉头想了想,问道:“她们两个真能学会?”
张小北肯定地回答道:“肯定能学会。她们跟我娘亲一样聪明灵巧。”
胡氏听到儿子这话,脸上不由得笑开了花。
张耀祖还在犹豫,张小北只好一脸遗憾地说道:“算了,爹不让就罢了呗,大不了,我多费些功夫少赚些钱。”
胡氏越看张耀祖越不顺眼,便自作主张说道:“小草小枝还有小花,你别理你们的爹,小北要是有空教,你们尽管去学。”
张耀祖不满地说道:“我也没说不让呀,不正在想吗?”
胡氏白了他一眼,道:“你爱想不想,反正这事就这么定了。”
张耀祖无奈地摆摆手:“算了算了,随你们娘几个去吧。”
家里众人除张耀祖外顿时一阵欢呼。
于是,这天晚上,张小北便一边练字,一边教两个姐姐一个妹妹学习认字。
他先是从最简单的数字和名字教起。
因为受了李夫人的启发,他还特意让他娘给烧了几根碳条,以方便在地上写字。
张家院中一片欢声笑语,吸引住了路经此地的黑妮。
张小草看到她,便笑着叫她进来。黑妮便站在一旁看张小北教姐妹们认字,很快,她也加入进去。黑妮在学会了认自己的名字后,不得不跟张小北他们告别,她再不走,万一她娘喊她就有麻烦了。
黑妮急匆匆地赶回家,脸上的兴奋还没有完全收敛回去,刚好被她娘王氏看到了。王氏一见到黑妮高兴,心里就莫名地不悦,便阴阳怪气地问道:“你死哪儿去了?脸上跟用糖水洗了脸似的,你瞎高兴个啥呀?”
黑妮低着头,小心谨慎地说道:“小北在教他姐姐写字,我也跟着认了两个字。”
王氏像听到什么天大的笑话似的,哈哈笑了两声:“哈,你也会认字?你也配认字?那是你该学的吗?”
黑妮低着头不说话。
王氏嫌恶地剜了黑妮一眼,冷冷地放下话:“还愣着干啥,赶紧去干活去。我劝你以后少想那些有的没的。我们家对你够好了,你一个亲爹娘都不要的东西,我供你吃供你住。你还有啥不满足的?”
王氏这话对黑妮的杀伤力比以往小多了,皆因为她想起了张小北的那番话。她才不是被爹娘抛弃的没人要的小可怜,她是被拐卖的,只要她忍过几年,以后就能苦尽甘来。
想到这里,黑妮便态度恭顺地说道:“娘,我没有不满足,我很满足,我去干活了。”黑妮脚步轻快地离开王氏去给草铡草,只要知道苦难有尽头,她便觉得日子好熬多了。何况,张小北家也搬来了。她以后又多了一个好去处。
眼看着就到了第三日,这是张小北跟赵清河约好的日子。
张小北带上装订整齐的手抄书去上学,中午午休时,带着王世虎一起在花莲湖边等着赵清河。王世虎还带上了鱼钩和钓竿坐在湖边的石头上钓鱼。
两人等了一小会儿,张小北就看到了正向他快步走来的赵清河。
第46章 成长
张小北看到赵清河, 赶忙朝他招手:“清河, 我们在这儿。”
赵清河快步跑了过来,他在两人面前站定,一边用手擦拭着额角的汗水,一边笑着说道:“你们还真来了,我还怕等不到你们呢。”
张小北说道:“既然答应了你,肯定会来的。”说着他把装订好的手抄书拿出来递给赵清河, 赵清河接过来一页页认真地翻看,看罢,他问道:“这真的是你抄的?”
张小北还没搭话, 王世虎忙接过话道:“当然是小北抄的, 你可别小看他,他的字写得比我都好。”
赵清河轻轻摩挲着书皮, 十分满意地点头说道:“没想到你竟然抄得这么好。字写得好看不说,纸上还干净没有墨点,就连书皮也好看。”
张小北笑道:“你满意就好。”
赵清河从袖笼里掏出一个破旧的荷包,然后把荷包里的铜钱全部倒出来, 数了数, 一共十七文。
他想了想, 全部塞给张小北:“我问过书坊里的伙计, 他们的手抄书没你的好还卖五十文以上, 你这个太便宜了。可我攒了好久也只有这么多钱,都给你吧。”
张小北把多余的两文钱还给赵清河,笑着说道:“说好十五文就是十五文, 你这两文还是拿回去吧。”
赵清河见张小北是认真的,冲他感激地一笑:“那好吧,我先收下,不过,算我欠你的,以后有钱了我再还你。”
张小北道:“没事,这事以后再说。”
接下来,张小北便问赵清河家中有没有哥哥。
赵清河有些惊讶对方怎么会问他这种问题,不过,他倒是坦诚相告:“没错,我家中是有一个哥哥,不过我也好久没见到他了。你们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难道你们认得我哥哥?”
王世虎抢着发问道:“你真的有哥哥?那你哥哥叫什么名字?多大了?你为什么好久没有见到他了?”
赵清河被王世虎这一连串的问题问得一脸蒙,更不知道该先回答哪个好。
张小北只好把他们在树林遇到那个少年,以及王世虎对少年的崇拜说给赵清河听。
赵清河听罢一脸了然,但一提及这个哥哥,他欲言又止,一副略有些难为的样子。
张小北见他神色间有些为难,便说道:“没事,我们就是看你长得跟他有几分像,就随口一问,你要不方便说就算了。 ”
赵清河低头默想片刻,抬起头看着两人,用一副大人般的沧桑语气说道:“没什么不方便的,反正我家的事也不是什么秘密了,不但是清河村,就连附近村子里的人都知道,也就你们离得远不知道罢了。”
接下来,赵清河给两人讲了一个很常见的家庭纠纷。
原来,他跟哥哥赵清海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在赵清海三岁时,赵清河的母亲嫁入赵家,赵清河的生母为人善良,对赵清海还算不错。赵清海虽然性子倔强,但跟继母相得很好,他时常跟父亲顶嘴,却很少顶撞继母,兄弟俩虽然性格迥异,但相处得也还可以。
可惜不幸的是,几年前,赵清河的生母也因病去世了。赵父又娶了一个带着两个孩子的寡妇刘氏,那刘氏初进门时对两兄弟还勉强可以,但一年后,她为赵家生下一个儿子,自那以后,赵家的情况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她看赵清海和赵清河兄弟俩是处处不顺眼,对两人是百般挑剔。俗话说,这有后娘就有后爹。刚开始时,赵父还管管,后来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在刘氏的挑拨下,他也看两个儿子越来越不顺眼。赵清河的性子和顺些,对一切都是默默忍受。但赵清海就不同了,他性子本就倔强,再加上正逢叛逆的年龄,便公开跟爹娘对着干。刘氏带来的一儿一女也是飞扬跋扈,对赵清海兄弟俩是颐指气使。赵清海没少跟两人争吵打架,到后来差点跟刘氏也动上了手。刘氏便大哭大闹,寻死觅活,还要带着孩子回娘家,并扬言说这个家有赵清海就没她,有她就没有赵清海。赵父连着死了两个老婆,生怕这一个再走了,再也没有女人肯嫁自个儿,便狠下心来撵大儿子出门。
赵清海也是个有骨气的,当下连个软也没服,扬长而去。临走时还放言说,到时一定会让这一家子好看。
两个听完这个故事,不由得一起沉默下来,深深地同情怜悯起这个赵清海来。
赵清河说完,像个小老头似地叹息一声道:“我家这些破事让你们笑话了,其实我跟我哥是同病相怜,但我自身难保,也帮不了他什么。对了,你们见到他时,他过得怎样?”
张小北道:“……他过得也就那样吧。”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少年能好到哪去?能不冻死饿死已是万幸了。
王世虎在旁边问道:“那你们就没有亲戚收留你们俩吗?”
赵清河沉默了一会儿,低声说道:“我爷爷奶奶早已去世,大哥的外公外婆不在本地,我母亲那边也没什么亲戚。旁的亲戚有倒是有,但他们自己都活得艰难,哪里还顾得上我们?”
两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张小北想了想,只好转移话题道:“对了,你以前是不是念过书?”
赵清河点头:“我娘在世时教过我和大哥识字,不过,我大哥向来喜欢舞刀弄枪的,没怎么学,我学得多些。家里原来也有几本藏书,但后来都被刘氏给卖了。”两人再次扼腕叹息。
王世虎愤愤不平地说道:“你后娘来可恨了。连你们俩这么好的孩子都容不下。”
张小北也不知该说什么好,只是安慰道:“大丈夫能屈能伸,你就再忍几年吧,等长大了就能自立门户了。”
赵清河笑道:“是呢,我也这么劝过大哥,说我们再忍几年,就能自立门户了。可是大哥不听,他说他片刻也忍不了。唉……”
两人说了这么久的话,赵清河看看天色,十分体贴地说道:“你们出来的时间够长了,快回去吧,我也该回家了。等我下回攒够钱,再问你们买书。”
张小北看赵清河身材瘦小,面带菜色,又想着他走这么远的路,肯定还没吃饭,便问道:“你还没吃饭吧?”
赵清河道:“我已经吃过了。”
他说慌说得面不改色,但可惜的是,他的肚子咕噜咕噜的响声出卖了他,他有些窘迫地笑笑。
张小北想了想便对王世虎说道:“世虎,我的书袋里还有一个饼子,你去跑一趟给我拿过来,对了,把竹筒也顺便带过来。”
王世虎爽快地答应了。
两人继续坐在湖边的石头上闲聊。越聊下去,张小北越觉得赵清河是个心智早熟的孩子,这也难怪,生在这样复杂的家庭中,不早熟才怪。
聊着聊着,张小北就忍不住问道:“清河,你今年几岁了?”
“我虚岁十一了。”
张小北瞧瞧他这小身板看上去跟自己差不多,肯定是营养不良造成的。
过了一会儿,王世虎就折回来了,他不但拿来了张小北的饼子和水,还把自己用来当饭后点心的绿豆糕慷慨地给了赵清河,赵清河道过谢,便慢慢地吃了起来。
待赵清河吃饱喝足,三人就不得不告辞了。
回去的路上,张小北摸着荷包里的十五文钱,心想,这是赵清河攒了多久才攒够的。如果自己家条件再好些,他就不收他的钱了。只不过眼下他家也就一般般,而且笔墨和纸张也要费钱,他最低也得收回成本价。
张小北本以为他和赵清河两人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相见,没料到的是,仅仅两天后,赵清河又来了。他仍在花莲湖旁等他们,正好赶在他们散学的时候,他说他们村的一个小孩也想让张小北帮忙抄一本书。
赵清河狡黠地笑道:“我跟他说你的书卖三十文,也多少让你赚些,这是十五文定金,等三天后取书的时候,我再给你十五文。”
张小北闻言不由得笑了,他愉悦地接了这个活,在收下十五文定钱的时候,又拿出两文钱塞给赵清河:“这是给你的提成,大家有钱一起赚。”
赵清河倒没有料到他还会有提成可拿,微微地惊诧过后,他闪动着晶亮的双眸道:“以后有这样的生意我还会来告诉你的。”
张小北微微一笑道:“好的,谢谢你了。”
张小北用一天时间抄完了《三字经》,想着以后可能还有更多的人买,他又多抄了两本,写好页数,排好顺序。然后交给大姐二姐来装订。
现在,大姐二姐和妹妹以每天五个字的识字速度在前推进,也许要不了多久他们就能读一些最简单的书了。
三天后,张小北和赵清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接下来,张小北又接了两单,一单是抄写《百家姓》一单是抄《千字文》。连同赵清河的在内,他共赚了一百文钱。为什么是一百文呢?其实除掉给赵清河的提成,他应该是赚九十九文才对,但赵清河觉得他应该凑个整,所以最后一单,他只拿了一文钱的提成。张小北莫名地觉得赵清河有些可爱。
张小北的抄书事来有了新的新展,家里也有好事。他爹张耀祖去问里正关于荒地的事,里正觉得这些荒地既不能种庄稼也不好种菜,就连盖房子都嫌太偏僻。既然张家想要干脆就便宜卖给他们了。里正大概估了估亩数,大约有五亩,而且只多不少。按五百文一亩的价钱卖给他们,胡氏说家里刚盖完房子没钱,就跟里正说能否分次交钱,里正倒也答应了,按一年为期,分五次交。等到荒地的地契一下来,张家一家就开始张罗着栽种果树。这五亩荒地当然不可能一下子都栽满,只能分次栽种,能种多少算多少。
张家人忙得是热火朝天,忙着买果树、移栽、挖坑、浇水。这事黑妮可没少帮忙,因为她时常到山间田地挖野菜,她一见着有什么像果树的苗子都会给挖回来交给张小草,有时遇到好看的野花也照样挖回来。
一切事情都进行得很顺利,按理说,张小北应该每天欢欢喜喜才对,可是他最近也有了烦恼,是关于成长发育的烦恼。
起因是有一次王世虎跟他比个子,两人相差一岁,可是王世虎不但比他宽许多,还比他高很多,几乎快高出一个头。张小北心里十分不爽,他可不想变成小矮子。可是怎么办好呢?他不但先天根基不好,胃口也不怎么好。不像王世虎吃嘛嘛香。思来想去,他决定趁着还有机会改变的时候开始着手改变。
他从饮食和运动两方面下手。并且把自己的忧虑告诉了爹娘,胡氏一听也跟着愁起来了。男孩子个子若是不高可不好。
她给张小北郑重承诺以后一定要尽力改善他的伙食。
张小北说道:“娘,你只改善我的伙食,我哪能好意思吃独食,再说了,不光我在长个,大姐二姐小妹也在长,你跟爹干活那么累也需要补,咱们全家都要改善伙食。”
胡氏哭笑不得:“我也知道全家都需要补,可是哪来的钱呀?我跟你爹就罢了,身强力壮的,又不长个子了,补个啥子呀。”
张小北最后忍痛把自己捂了几天的私房钱拿出来五十文:“娘,这是我抄书赚来的,留着给家里改善伙食吧。每月吃几顿肉鱼之类的,豆腐便宜又有营养,可以每隔几天吃上一顿。”
胡氏收下三十文,又给张小北留了二十文。张小北决定再给自己添置一样运动工具。听说打篮球能长高,他也没见过这个时代的篮球是什么样子的,不过他记得蹴鞠的做法是里面装上米糠,外面包层动物皮。又或者也可以用土方法造一个,比如说在猪尿脬外面包层皮毛做成球。在张耀祖的帮助下,张小北有了两只“篮球”,然后他又找了张破鱼网,分成两片,一片绑在花莲村花莲边的空地的两棵大树中间,一片绑在门前的树间,这样,他中午休息时可以练上一会儿,傍晚回家,练字练累了就打球。
王世虎喜欢极了这项运动,在空地上大喊大叫地来回跑动。张小北是一球两用,既可以当成篮球投篮用,也可以当成蹴鞠来踢。
起初,只有他们两个玩,渐渐地,他们玩时,便有花莲村的一些孩子来围观。再然后,就有些胆大的孩子问可不可以一起玩。
张小北一想,这游戏人多了玩才有意思,便欣然答应了。
孩子一多,他们就分成了两队,一队十个人,不过每次上场的一般只有五个或是三个,剩下地就等着当替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