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节
章节报错
朱翊钧的私帑不能轻易动,私帑虽说是皇帝的私人小金库,可同国库却是通的。若是国库拿不出钱来,还得私帑顶上。这次宁夏之乱,就是走的私帑。朝上虽然希望出兵援助的朝鲜可以解决粮草问题,但朝鲜现在已经失了全国八道,从哪里去调度粮草,最后还不是要私帑出。
难道真的要对宗藩下手?可这是老祖宗定下规矩,亏待谁,也不能亏待朱家人。哪里能有理由下得去这个手呢。况且不少藩王是从太|祖开国就在的,一代代传下来,财力与势力不容小觑。说翻脸,分分钟就能拿出大笔银子来招兵买马,就同朱常溆所说的那样,在藩地自立为王。
这会引起很大的朝堂动荡。到时候第一个提出来的人,就是整个大明朝的罪人。
郑梦境另外拿过一张纸,偷偷地算起藩王的账来。她用的是楚王的例子,从第一任楚昭王朱桢开始算起,到现在已是传了九代,共两百二十二年。若按祖训算,一年,两年,三年……越往后算,郑梦境的冷汗就越多,手边算完的纸也越来越厚。
等全部算完的之后,郑梦境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如果她算的没错,仅仅按该分拨给楚王一脉的岁禄,到了现在,就比朱翊钧的私帑还要多得多。
这还不算旁的田庄出息,还有住宅和商铺的收入。再有各地的孝敬,等等等等。
如果说江浙一带的乡绅借着各项优免,谋私利,是为国蠹。那这些每年每月每日都在吸大明朝血的宗藩,就是悬在朱翊钧头上的一把利剑。他们有钱,却不能为国之用,坐拥庞大的财产,可整个大明朝却为钱无时无刻不在疲于奔命。
郑梦境望着最后算出来的结果,发了一会儿愣,然后就马上丢进了火盆,看着它们一张张地被烧毁。
这些东西,绝不能让人瞧见。
实在太危险了。
郑梦境边烧,边喘着气,心跳地越来越快。
刘带金走进来,奇怪地道:“怎么这么大的烟。”她打开窗子,往火盆看了一眼,“娘娘在烧什么呢?”
郑梦境打了个冷战,“没,没在烧什么。”她把最后一叠纸紧紧攥在手里,不让刘带金瞧见,踢了踢脚边已经满了的火盆,“带金,拿出去倒了。”
刘带金不疑有他,弯腰取了火盆拿出去,不多时又换了个新的来。
郑梦境让她出去,将手里一把纸全部都丢进去。
火一下子升得老高,甚至都烧着了郑梦境裙裾的一角。
郑梦境拿东西拍了拍冒出火星的裙子,看着上面被烧出的那个洞,心有余悸。
该怎么办,怎么办。她从不知道,原来宗藩竟有这么多的钱。
而这些人,还不知足,还在不停地往自己的怀里搂钱。年年都上疏哭穷,要求朱翊钧下拨银两绢帛。
宁夏在打仗,朝鲜也即将开战。随之而来的,还有播州杨氏之乱。
郑梦境现在无比庆幸,自己的儿子比她想得更远。大明朝的确再经不起任何的战乱了。清君侧,不是那么好干的。成祖当年能事成,不仅仅是因为他打过仗,精通军事。还因为那时候的大明朝百废俱兴,已经开始欣欣向荣起来。
而不是现在这样,什么都在往下走。
第58章
七月里,正是一年最热的时候。蝉鸣声声,催人心烦。枝头绿叶让骄阳晒得打了卷,叶尖都泛了黄。
郑梦境手里不停摇着一把折扇,缩在摆了冰的殿里一点想出去的念头没有。也得亏早晚两头还凉快些,不然她连请安都想找借口免了。这个时候,她发凉的膝盖倒好像是随身带着的冰一样,虽然微微发着木地疼,却给身上带了一丝凉意。
刘带金指挥着两个小太监合力将一大块冰抬进殿中,将已经化了的冰水搬出去。她用袖口轻轻擦了擦脸上的汗,同郑梦境带着怨意地道:“年年冬天盼着夏时,到了夏时却又惦念起冬月的好来。”她往殿外探头,刺眼的阳光穿过繁茂的枝叶,叫人眼睛发疼,“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凉快下来。”
郑梦境因身子不比往年,并不敢贪凉,坐在离冰最远的地方。她笑道:“这都七月了,再熬一两个月就好了。等九月里,紫薇花儿都谢了,也差不多凉下来了。”
刘带金叹了口气,招呼着太监们将冰水抬到外面,将水洒在院中降温。
春困秋乏夏打盹,郑梦境借着扇子打了个哈欠,起身打算去榻上歪一会儿。不过得先擦个身,换身衣衫,即便殿里有冰搁着,但她还是出了一身的汗,黏糊糊的好不难受。
守门的小太监匆匆忙忙进来报说天子到了。郑梦境赶不及去擦身,先去了门口迎驾。
朱翊钧今天的心情很不好,但他看见特地顶着大太阳穿过整个院子走出来的郑梦境还是给了好脸色。“小梦快些进去,别晒着了。”他将人扶起来,重重地叹了口气,“进去说吧。”
郑梦境没问什么,跟着朱翊钧进了正殿。
一到了凉爽的殿内,朱翊钧就舒服地喟叹一声。他还嫌身边的太监打扇太慢,风不够大,抢过扇子自己拼命地扇着。
郑梦境从搁了冰的铜盆中绞了干净的帕子,给朱翊钧一点点擦去脸上的汗。她的手因碰过冰水,所以有些发凉,伸进朱翊钧的衣衫中,冷得人打了个哆嗦,旋即又觉得身上的燥热被赶去了不少。
朱翊钧拉过郑梦境的手,从她手里把帕子抽出来丢给一旁的宫人。“坐下,陪朕说说话。”他不断地摸着沁凉柔滑的双手,又是叹了一口气。
因天热,两个人都不想腻在一起,坐得距离有些远。郑梦境知道朱翊钧并不是想自己陪他说话,而是听他发牢骚,便主动问道:“又是哪个人叫陛下不高兴了?”她试着猜测,“可是言官又胡乱弹劾谁了?”
朱翊钧摇摇头,“小梦,朕在想,若今日李昖不来寻大明朝,他是不是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后主?朝鲜李家,此后就只留名于青史之上了。”
郑梦境没有出声打断他,从他手上接过扇子,静静地替他扇着。但朱翊钧说的话,让郑梦境心头一颤。
今日的李昖,何不就是日后的朱由检。今日的朝鲜,便为他朝大明的前车之鉴。可惜此时谁都没能想到,也猜不到大明能跌得那么惨,那么快,而努|尔哈赤的势头会那么强。
朱翊钧苦笑,“现在朝鲜竟然就连调集粮草都做不到。甚至从义州再次逃往爱州。亡国之君的凄惨模样,真真是……”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再往下说些什么,狠狠地咬紧了牙根,一拳打在桌上。茶碗因这一击,而从桌上稍稍飞离起来,发出了清脆的碰撞声。
“青史之中,朝代更迭乃常情。”朱翊钧的声音很低很低,甚至在发抖,“小梦,朕有些怕,会不会、会不会有一天……”
郑梦境赶忙按住他发抖的胳膊,坚定地说着自己都存疑的话,“不会有那一天的陛下,不会的。”
“你不知道。”朱翊钧闭眼,咽下嘴中的苦涩,“派去朝鲜的游击将军史儒渡江之后,在平壤遭遇倭人重击,全军覆没,史儒战死。辽东副总兵祖承训,统兵三千余人,渡鸭绿江救援,除祖承训外,无一人生还。”
“小梦,大明无将,无将!他日北境再起战事,朕拿什么去打?!”朱翊钧抹了把脸,“朕从未想过,大明朝的武备竟已废弛至斯。”
郑梦境动了动嘴唇,把话从嘴边咽下。
“这还是辽东的兵!是大明朝对上北夷的最重要的兵力,竟、竟……”朱翊钧坐在太师椅上,眼里迅速起了水汽。他的声音一直抖着,“昨夜,朕做梦,梦见祖宗。他们在怪朕,说是朕败了朱家的天下,毁了大明的基业。”
恐惧,不安,种种都压得朱翊钧几欲崩溃。偏他的嫡子,大明朝的储君,又是一个那样的。
眼前一片漆黑,似乎看不见丝毫的光亮。全国八万之多的宗藩,在这个时候,竟没有一个能帮上忙的。庆王世子因在地窖耐不住饥饿,从地窖中逃了出来寻吃的,被哱拜的苍头军给发现了,当下绑了架上城墙。已经赶去救援的李如松和麻贵投鼠忌器,想攻城,又怕伤及宗藩,城里城外两厢胶着。
朱翊钧想起这事,就一肚子的火,信手操起桌上的茶碗往地上一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