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第444节
章节报错
弘治七年他还想要复职:【……命下致仕监察御史倪进贤及闲住知府沃頖于锦衣卫狱,进贤,徽州府人,由庶吉士为御史,素无行检媚事,大学士万安,士夫丑之……至是,二人皆潜至京师夤缘求复起,为科道所劾,故下狱,既而赎杖,仍命致仕闲住,且令兵马司催并回乡,不许在京潜住】
-
附带冯梦龙的倾情八卦:【大学士万安,老而阴痿。徽人倪进贤以药剂汤洗之,得为庶吉士。授御史时,人目为“洗鸟御史”。】
还有其他人更细致的八卦:【……成化戊戌。徽州倪进贤。出入阁老万安之门。得庶吉士。安病阴痿。进贤自誉善医。具药渖。为洗之。因改御史。】
-
甚至还“为洗之”!
第373章
入秋以后土豆就差不多可以收获了。这是大家一起照料过的作物,所以大家都挺期待这批土豆的收成。
关于土豆留种的培训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早前没有讲起这事儿,主要是因为考虑到大家的记忆力是有限的,要是不能搭配着实践活动加深记忆哪怕早早讲完了恐怕也会被忘光光。
所以文哥儿把这门最要紧的课程安排在临近收获的日子。
关于土豆的特性、优点、缺点、种植注意事项也会一一在课程上讲清楚。文哥儿甚至还给大伙留下了自己在京师的收信地址要是大家在种植过程中发现什么新问题或者研究出什么新方法,可以托人给他捎一封信。
这等要紧事还是可以跟驿站商量着送的。
大伙知晓文哥儿一行人正是为种这东西过来的这三个月来也是悉心照料地里的新奇“庄稼”。听文哥儿说这土豆亩产量有多高,众人都睁大了眼睛,有点不太相信这种说法。
可人家王小状元带着这么多进士老爷过来他们苦哈哈的甘州难道是光是为了过来吃苦头吗?何况王小状元又何必撒这种一戳就会破的谎!
即便心里有那么一点怀疑,所有人还是认真听讲。
连那些个没分到文哥儿他们手底下的军户也三三两两地结伴杵在社学外头旁听,都想知道文哥儿他们不远千里带来的是什么新粮种。
文哥儿也乐意让他们来旁听,毕竟这次试种的产量要是不错,估计就可以把土豆分给更多人去种了。
这东西的好处和辣椒之类的差不多每家人多找点边角地种几排那收获也是十分可观的并不需要像他们试种一样把原来的耕地给占了!
每次搞完留种培训的空档文哥儿还跟着元思永他们去别的军屯里面转悠见到别人田里有人就过去聊几句,顺便摸着那入秋后越发沉甸甸的麦穗万般垂涎。
光是看着这饱满的颗粒就觉得一定好吃!
到时候看看谁家的粮最好买点粮种带回去种!
就算水土不一样会导致口感有差别这样的好种子种出来的粮一准不会太差。
他这不是为了一口吃的而是为了让元思永他们更好地展开育种研究工作!
文哥儿把自己冠冕堂皇的理由跟元思永他们讲了元思永却说道:“正要找机会和你们说来着,我们觉得你说的西北种子培育基地很可行,所以在这边多留两三年。”
听了元思永的打算,文哥儿有点担心起来:“你爹不会提刀上门找我吧?”
元思永一噎。
“不会的,我会写信和他讲明白。”
文哥儿没劝元思永不要留在这里吃苦,而是拍着胸脯给元思永打包票:“你放心吧,我回去后就给你们申请研究经费。就算朝廷不批准,我也可以想办法走东宫的账。”
元思永笑了起来,他看起来依然是个相当内敛的青年,只有在地里观察植物长势时才会露出神采奕奕的样子。
文哥儿依稀记得自己以前被人带去农研所玩,见过很多他们这样的人。他们之中很多人的姓名甚至没任何人知晓,却还是年复一年地扎根在研究所和实验田里。
这边的环境苦不苦?当然是苦的。
只是当人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时,很多苦便是能忽略、能克服的了。
京师的皇庄环境好,日子也十分清闲,可有时候总感觉是在虚度光阴。不像在这边一样,每天总有许多新发现,每天总有许多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是以元思永挺想跟赵渊他们留在这边搞个大本营。
要是元思永他们自己没这样的打算,文哥儿是不会祸害他们的。
既然现在他们自己想留下,文哥儿便拉着他们讨论接下来的河西走廊发展计划:首先,争取明年开始普及土豆种植,尽量让每户人家都能囤足土豆过个好冬,不让老百姓饿着过冬;其次,想办法考察一下荒漠边缘地带的情况,寻找能够扎根戈壁滩的树种草种。
防止荒漠化最原始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少砍多种!!
可惜对于百姓来说,平时烧饭需要柴火,冬天取暖需要柴火,建屋造房也需要木材,什么防风固沙都是虚头巴脑的玩意。难道能比吃饱穿暖更重要吗?
百姓这些消耗只是小头,还有更重要的是达官贵人们的需求。
百姓要是建夯土房,所需要的兴许只是几根小小的房梁。达官贵人不一样,他们要造大宅子、配大院子,什么都得往气派里造,不砍几棵几十上百年的老树估计都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
要是朝廷要搞大工程把任务摊派过来,那需求量就更可怕了。
像当初隋唐时期经常搞大工程,不是建宫殿就是造大船,竟是把偌大的秦岭都给薅秃了。据说到了唐代开元年间已经“近山无巨木,远求之岚、胜间”,也就是要沿着黄河跑去山西、内蒙一带砍树!
可见是倾秦岭之力才打造出盛唐时期那般繁荣昌盛的长安城。
好在明朝煤矿利用效率已经挺高,而那荒漠边缘的树大多不怎么健壮,估摸着也不适合拿来建房子,多监督监督应该能把原有的树和草给留下。
同时还得挑选一些适合的树种和草种。
这事儿不急,毕竟植树造林这种事少说也得几十上百年才能勉强有点儿成效(而且这点成效可能哪天别人一声令下就毁了)。
反正有缘分就选育一下,实在没缘分也不强求。
作为一个蹭过好多回王派关学(科学)讲座的编外成员,元思永还是能理解文哥儿在操心什么的。他认真点头记下了文哥儿的话,表示自己平时会多多留意。
文哥儿看着元思永看起来越发坚毅的脸庞,忍不住拉着他由衷感慨起来:“我怎么这么好运气,能认得像你们这么好的朋友!”
人在世上想找到志同道合的友人应当是很难的,他确实交到了很多很多这样的朋友。有时候不必他开口,他们自己便坚定不移地走向他们共同的目标。
元思永笑道:“因为文哥儿你自己就很好。”
要不是结识了文哥儿,也许现在的他还在埋首苦读,准备熬出个功名或者受父亲荫佑当个中书舍人或者县令之类的。
那算是一条能让许多人羡慕不已的坦途,只是他兴许不会认识许多现在认识的朋友,兴许也没有勇气坚持自己想走的路。
不知道为什么,只要跟着文哥儿一起做事,总感觉浑身都是劲,多苦多累都不觉得难熬!
两人就此说定了,文哥儿便去和李指挥使商量后续安排。
薅走人家儿子,留下两个育种专家,属于二换一啊,算下来他还亏了!
得知文哥儿想留人在这边继续指导后续推广工作,李清自然一口应下。等听文哥儿说想带李燿入京见识见识,李清更是激动不已:“你只管把他带去。有句古话怎么说来着,‘有事弟子服其劳’,他皮厚肉糙的,不仅抗打抗揍,手脚还麻利,平时有什么事就让他去干。”
面对这么开明的家长,文哥儿这个当老师的心里自然非常熨帖。
双方愉快地完成了本次人才交换计划。
文哥儿邀李清来观摩本次土豆试种计划的收获仪式。
好东西要让大家都看见!
这些天以来他已经让社学学生充当宣讲员,跑周围军屯跟大伙宣扬土豆和辣椒的妙处。只要大家能亲眼看一看、亲自尝一尝,明年一准家家户户都想试种!
理论上来说土豆和辣椒都并不占用原有的耕地,只要明年种苗充足的话,大家都可以种种看的!
土豆可不仅可以做菜,还能当主粮吃,对于一年只能种一季作物的西北来说可是熬过寒冬的救命粮。
至于储存问题,他们这几年也实践了一些。如果担心土豆长芽,可以把它片成片趁着天晴晒干后放到干燥处储存起来,要吃的时候拿出来蒸上一些,比起许多粗粮更方便、更有营养且更容易消化。
要是能同时种出辣椒,出锅时撒上点儿辣椒粉,吃起来绝对有滋有味。
实在饿狠了,单独吃也美味且管饱!
产量高还好吃,谁能不心动?!
等到群众动员好了,再由李清这位都指挥使稍加号召,当天一定能有足够多的军户过来观摩本次收获仪式。
也算是给他们这次西北之行来个郑重的收尾。
李清知晓当天文哥儿他们这群庶吉士要亲自挖出第一批土豆,自然表示到时候会组织他们甘州五卫派几拨人过去参加这次收获仪式。
私心里,李清还是不太相信他们这批读书人真能种出什么高产粮食来的。只不过既然文哥儿这般有信心,他也没必要当个恶人。
顶多等他们没法从那些绿油油的作物里挖出粮食来的时候,他可以在旁边帮忙圆一圆。怎么都是他儿子的老师,无论结果如何他都会帮点忙的!
李清答应完了,又压低声音给文哥儿提了个醒,让文哥儿务必先挖几棵出来看看情况。要不然到时候出了岔子着实不太好看!
文哥儿道:“放心吧,我们已经挖过了,有一批是我们提前小半个月种下的,产量非常可观,算下来比我们在皇庄试种时都要大。”
文哥儿一开始也担心他们在京师选育出来的土豆种会不会水土不服,结果这几天挖出来一看发现它可比他们这些人适应得更快!
要不怎么说土豆蛋子和西北有缘呢?
听元思永他们说,这边种出来的土豆甚至比京师皇庄更适合留种。
他们的第一次西北试种计划,该收尾了!
第374章
这次收获仪式搞得很正经李指挥使甚至把一些搞凯旋仪式用的彩旗、红布、红花之类的玩意贡献出来,把文哥儿他们负责的那片军屯周围装点得花里胡哨,很有种提前过年的喜庆感。
文哥儿他们也把今年收获的辣椒一筛箩一筛箩地摆出来,那红通通的颜色十分夺人眼球全是他们这一百户人今年的收获。
由于带过来的种子有限单看某一户可能不够壮观所以大伙一合计,各家把全部陆续收获的辣椒都贡献出来装点仪式现场。正好方便小先生他们集中取种!
反正小先生他们又不会昧掉他们的辣椒。
大家都对文哥儿等人格外有信心若是文哥儿这时候开口说需要他们把九成的辣椒全部上交他们估计也会乖乖照办。毕竟,这本来就是小先生带给他们的宝贝啊!
所以当其他军屯的人陆续入场,就发现会场中央红通通一片不仅是彩旗和红布的红,还是辣椒海洋带来的红。
那火一样的颜色几乎一瞬间就击中了所有人的心。
那是比红绸还要红的火红色啊!
瞧见他们一脸没见识的震惊模样,负责维持秩序的军汉就给他们介绍起自家种辣椒的过程:看到那个筛箩没?那么大一个筛箩,想装满辣椒只需要把屋前屋后的空地留出来就可以啦!
一颗辣椒就可以留许多种,不饱满的种子他们都不要哩!
小先生已经安排好啦他们这一百户人家每户可以对接百户进行针对性教学有余力的还可以多对接点儿争取明年能做到划区落实第一轮大规模试种计划让甘州五卫家家户户都能吃上辣椒囤上冬粮。为了这事儿,小先生还给他们留了两位农学专家进行技术指导!
你们要是也想吃上这火辣辣的调料一会可以按照自己所在的军屯找对接人登记了。
只是作为拿走种子或者种苗的代价后年大家也要成为新的对接人争取三年内让河西走廊所有军户都掌握基本的种植方法和留种方法!
鉴于后面加入的人并不像他们这样是进士老爷亲自教的所以他们只需要负责十户的对接工作就可以了!